晚清州县官杜凤治宦粤十几年,留下一部数百万字的日记,主要内容是杜凤治眼里和心中的官场。日记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晚清官场的百态,为州县衙署的具体运作、州县如何借助士绅的基层权力机构管治乡村社会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细节。南海知县任上的日记反映了晚清官府对大城市的管治。有关听讼的记载透露了州县官在审案时的种...
晚清州县官杜凤治宦粤十几年,留下一部数百万字的日记,主要内容是杜凤治眼里和心中的官场。日记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晚清官场的百态,为州县衙署的具体运作、州县如何借助士绅的基层权力机构管治乡村社会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细节。南海知县任上的日记反映了晚清官府对大城市的管治。有关听讼的记载透露了州县官在审案时的种...
对此,前人研究成果也很多,但杜凤治笔下的广东官绅关系有其特点,尤其是官府鼓励、谕令设立的公局,是广东士绅掌控乡村基层社会的权力机构,这样的机构在其他省份似乎少见,因此,笔者选取日记中官绅关系的史料时就比较注意有关公局、局绅等反映“广东特点”的记载。 杜凤治日记有关听讼的记载,完全可作为一部清朝司法制度研究...
有一个裁缝名王春山,有数千两银,都是从放官债积蓄而来,但杜凤治觉得此人“骤富而骄”,而且王裁缝还要求杜凤治介绍他与杜之族亲、挚友、新任广东学政杜联相见,有所请托,结果双方未谈拢。与杜凤治同时得广东缺的海丰知县屈鸣珍和永安(现紫金)知县阳景霁,因怕借不到钱,都以“对扣”(借款的一半扣为利息)借得官...
《杜凤治日记》点校者、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邱捷以“《杜凤治日记》里的办案故事”为题,分享自己对日记中办案记录的研究成果,该书的责任编辑张贤明也来到现场,与邱捷教授展开对谈。晚清官员杜凤治在广东为官十几年,留下3…
《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本书主要研究晚清时期官场的现象,以晚清州县官杜凤治的日记为主要史料。 杜凤治在晚清时期宦粤十几年,留下了一部数百万字的日记。这部日记主要记录了杜凤治眼中和心中的官场...
在杜凤治最后几本写家乡绍兴生活的日记中,也看不出有类似广东公局那样的士绅乡村基层权力机构。也有学者对两湖地区的士绅、乡村基层社会、晚清团练组织等问题做了研究,所揭示的情况与广东也有很大不同。在讨论清代士绅的乡村基层权力组织时,把广东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或许有不少问题值得讨论。 对公局在缉捕、司法、...
本书是研究“杜凤治日记”的专著,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第一,杜风治的生平及日记的史料价值;第二,官员之间、官绅、官民的关系,并讲述同治、光绪年间广东各级官员的一些故事;第三,晚清州县官的公务,包括主持考试、审理案件、地方教化、缉捕盗匪、管理省城、对外交涉等方面;第四,州县钱粮催征和州县官的收支;第五,州县官...
今天我们这本书的主角,却是一个晚清官场上不起眼的小人物,杜凤治。这个小人物杜凤治,名不见于史册,官做得也不大。同治、光绪年间,他曾在广东担任县官十余年,留下一部数百万字的日记,存于中山大学。如果不是这部日记,他的名字很可能就此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