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鸣复 字成叔,泸州(今属四川)人。嘉定进士。历司农寺丞、兵部郎中等,拜侍御史兼侍讲,进对,陈荆襄制臣有当戒者三:曰去私、禁暴、惩怒。迁权刑部尚书兼给事中、签书枢密院事。端平三年(1236),升参知政事。屡起屡落,后被劾罢,死于嘉兴。
淳祐四年,杜范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因为李鸣复任参知政事,杜范不屑于和李鸣复共同执政,就辞官离去。皇上派中使召他回来,并且下令各城门都不能放杜范出城。太学生们也上书挽留杜范并谴责李鸣复,同时也谴责史嵩之。史嵩之命令谏议大夫刘晋之等人讨论杜范和李鸣复的问题,杜范才就任。
太学诸生闻讯,上书理宗挽留,并斥责右丞相史嵩之与李鸣复等权奸误国。理宗又将李鸣复改任福州知府,杜范以原职提举洞霄宫。十月,诏令杜范回任旧职。不久,史嵩之因丁忧去职,杜范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范钟任左丞相。两人同心协力整肃朝纲,选拔贤才,驱逐史嵩之党羽。次年,理宗书写“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
《历代名臣奏议》,驾部员外郎李鸣复上奏曰:臣至愚极陋,每病世之言治者务为空谈,不究实用,故首以三者之政为陛下言之。然政之切于时者,不止此也。记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陛下试思今之为国。
2024-10 1501 宋史-宣缯 薛极 陈贵谊 曾从龙 郑性之 李鸣复 邹应龙 余天锡 许应龙 林略 徐荣叟 别之杰 刘伯正 金渊 李性传 陈韡(崔福附)(3) 0 2024-10 1502 宋史-宣缯 薛极 陈贵谊 曾从龙 郑性之 李鸣复 邹应龙 余天锡 许应龙 林略 徐荣叟 别之杰 刘伯正 金渊 李性传 陈韡(崔福附)(4) ...
会金人犯阆中,制置使桂如渊遁,三川震动,朝廷擢李墓代之,辟公许通判施州。时诸将乘乱抄劫,事定自危,以重赂结幕府。大将和彦威怀金宝以献,公许正色却之,彦威惭而退。吴彦者,缄僧牒于书尾以进,公许卷还之而责其使,闻者畏服。嘉熙元年,御史杜范劾执政李鸣复,无果,鸣复坐政府自...
李鸣复(?-1247年),字成叔,泸州人。南宋大臣。嘉定二年(1209年)进士。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 目录 1人物生平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南宋理宗时期,李鸣复左担任参知政事,字成叔,泸州(今属四川)人。[1]嘉定二年(1209年)成为进士。[2]历任官职包括权发遣金州(治今陕西安康)兼干办安抚司...
李鸣复,字成叔,泸州人。嘉定二年进士。历官权发遣金州兼干办安抚司公事。制置使郑损荐于朝,乞召审察。授司农寺丞,迁驾部员外郎,迁兵部郎中。面对,迁军器少监、大理少卿,拜侍御史兼侍讲。进对,言:"荆襄制臣有当戒者三:曰去私、禁暴、惩怒。"权工部尚书兼权吏部尚书。又权刑部尚书兼给事中、签书枢密院...
2024-10 1500 宋史-宣缯 薛极 陈贵谊 曾从龙 郑性之 李鸣复 邹应龙 余天锡 许应龙 林略 徐荣叟 别之杰 刘伯正 金渊 李性传 陈韡(崔福附)(2) 0 2024-10 1501 宋史-宣缯 薛极 陈贵谊 曾从龙 郑性之 李鸣复 邹应龙 余天锡 许应龙 林略 徐荣叟 别之杰 刘伯正 金渊 李性传 陈韡(崔福附)(3) ...
太学诸生闻讯,上书理宗挽留,并斥责右丞相史嵩之与李鸣复等权奸误国。理宗又将李鸣复改任福州知府,杜范以原职提举洞霄宫。十月,诏令杜范回任旧职。不久,史嵩之因丁忧去职,杜范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范钟任左丞相。两人同心协力整肃朝纲,选拔贤才,驱逐史嵩之党羽。次年,理宗书写“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