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引兵入称:“韦氏毒死先帝,阴谋危害社稷,今晚应该要一起诛杀诸韦。”守卫内宫的武士纷纷倒戈响应,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斩首,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等人也陆续被杀,并于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史称“唐隆政变”。这时,李隆基才将唐隆之变...
隆基诞生前两年,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他的祖父高宗皇帝李治病逝。长期以来,高宗身体状况欠佳,从显庆五年(660)开始,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隆基的祖母,高宗皇后武则天开始协助处理一些政务。武则天“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深得高宗信任。在高宗晚年,武则天逐渐掌握了唐廷实权,“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
李隆基探知,与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简相谋共同举事,实则是为了取得姑母及其党羽的支持,这一招走得不动声色,堪称高明。 2.闪电出击 当李隆基得知韦后欲诛杀李氏宗亲以后,为了不使自己被政敌消灭,同时也为了打对方个措手不及,李隆基迅速发动了兵变。正应了"兵贵神速"那句话,李隆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翦灭了韦后及其党...
这一刻,李隆基深切地体会到了权力的转瞬即逝,以及人性中深藏的贪婪与变幻。他的心中,既有对亲信的牵挂,也有对大唐江山的忧虑。3. 太上皇的孤立:被迫的改变 李隆基,这位曾经权倾天下的帝王,如今却被软禁在甘露殿中,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与自由。他的身边再无高力士这样忠心耿耿的亲信,玉真公主和其他熟悉的面孔...
有人说,李隆基晚年凄凉,还不如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就去世了,少活这最后的7年,或许还能称为“千古一帝”。为何?01 凄凉晚年的开始 李隆基最凄凉的莫过于仓皇而逃、手刃挚爱。他的晚年生活,完美诠释了“人还没走茶就凉了”。而这一切,究其根本,全都拜自己所赐。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城门外对15万将士...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共发动了两次政变,在这两次政变中李隆基是杀伐果断,对政敌是从不手软,基本做到斩草除根,而且在这两次政变中李隆基还毫不怜香惜玉的杀掉了四位美女,与他晚年在马嵬驿犹豫不决且极为悲痛的赐死贵妃杨玉环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政变杀掉了三位美女 李隆基的奶奶也就是女皇武则天晚年时,宰相张柬之...
公元762年,已经78岁的唐玄宗李隆基,终于病逝于长安,走完了他的一生。这位在中国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唐朝帝王,死时可以说是相当的凄凉。所有权力都已经被自己的儿子李亨夺走,身边的亲信更是被清洗干净,连一个能够信任的人都没有。宠爱数十年的杨贵妃,早在几年之前,就在马嵬驿兵变当中,被他亲自下令赐死。
前半生威震天下、后半生稀里哗啦—第十二位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神都洛阳,是时任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虽然一出生就是皇子,但当时朝廷大权都由睿宗之母、皇太后武氏所掌握,因此睿宗不过傀儡而已,李隆基这个皇子,也更加无足轻重。此后,李隆基曾受封楚王,并过继给早逝的...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中兴皇帝,也是使唐朝达到极盛又迅速急转直下的皇帝。在李隆基的治理下唐朝很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但在这之后李隆基沉溺后宫不理政事,专宠杨玉环,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专权。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情况急转直下,并且直到改朝换代都再无好转。那么为什么李隆基的晚年如此...
但却很少有人了解李隆基之后凄惨的晚年生活。曾经的一代圣主被软禁、欺辱,直到在孤独中死去。一、安史之乱,惨被腰斩的大唐盛世 公元742年,彼时的唐朝仍处在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当中,唐玄宗李隆基却执意放弃使用了29年的开元年号,改元天宝。此次改元似乎标志着李隆基主动与过去励精图治的自己作别。和每一个年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