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李诗:西汉苏武、李陵赠答的五言古诗,现存10余首,散见于《文选》、《古文苑》、《艺文类聚》、《初学记》等书,均为成熟完整的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同一风味,多为赠答留别、怀人思归之作,充满感伤哀怨情调。《诗品》列李陵诗为上品,杜甫也在《解闷十二首》中推崇说:“李陵苏武是吾师”。但自六朝起,多...
与古诗十九首齐名的《..与古诗十九首齐名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又称苏李别诗) 这十首前人早已论证不是苏武李陵之作,为后人伪托,但其典雅深情,依然令人击节 其一
与古诗十九首齐名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又称苏李别诗) 这十首前人早已论证不是苏武李陵之作,为后人伪托,但其典雅深情,依然令人击节 其一骨肉缘枝叶, 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 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 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 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 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 恩情日以新...
格收养非儿路苏李诗:西汉苏武、李陵赠答的五言古诗,现存10余首,散见于《文选》、《古文苑》、《艺文类聚》、《初学记》等书,均为成熟完整的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同一风味,
与古诗十九首齐名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又称苏李别诗) 这十首前人早已论证不是苏武李陵之作,为后人伪托,但其典雅深情,依然令人击节 其一骨肉缘枝叶, 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 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 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 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 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 恩情日以新...
这十首前人早已论证不是苏武李陵之作,为后人伪托,但其典雅深情,依然令人击节 其一骨肉缘枝叶, 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 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 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 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 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 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 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 欲以赠远人...
与古诗十九首齐名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又称苏李别诗) 这十首前人早已论证不是苏武李陵之作,为后人伪托,但其典雅深情,依然令人击节 其一骨肉缘枝叶, 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 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 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 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 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 恩情日以新...
与古诗十九首齐名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又称苏李别诗) 这十首前人早已论证不是苏武李陵之作,为后人伪托,但其典雅深情,依然令人击节 其一骨肉缘枝叶, 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 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 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 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 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 恩情日以新...
与古诗十九首齐名的《..与古诗十九首齐名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又称苏李别诗) 这十首前人早已论证不是苏武李陵之作,为后人伪托,但其典雅深情,依然令人击节 其一
与古诗十九首齐名的《苏武李陵赠答诗》(又称苏李别诗) 这十首前人早已论证不是苏武李陵之作,为后人伪托,但其典雅深情,依然令人击节 其一骨肉缘枝叶, 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 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 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 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 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 恩情日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