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书法家李阳冰篆书《舜庙碑》赏析 李阳冰《舜庙碑》是桂林桂海碑林博物馆的唐代文物,刻于唐建中元年,为隶书,纵401厘米横200厘米。此碑被誉为“三绝碑”,因其汇聚了文辞卓越的韩云卿、隶书名家韩秀实以及篆书大师李阳冰的才华。李阳冰的篆额更是被推崇为秦汉之后的篆书第一人,三人的合作使此碑成为珍贵的艺...
李阳冰以篆书为己任,始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然在体势上变其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金壶记》称“阳冰尤精书学,豪骏墨劲,时人谓曰笔虎。”张旭的笔法也曾得到李阳冰的传授。其暮年所篆,笔法愈见淳劲。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其为:“以瘦劲取胜,若《谦卦铭》,益形怯薄...
小知识 据史料记载,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为诗仙李白之宗族长辈。唐代最盛行最有影响力的书体是楷书,而李阳冰则另辟蹊径,用篆书在唐代占据了书坛的一席之地。清代的文人书家,由于一系列社会因素以及政治因素,将目光更多的放到碑刻上,许多有名的书家,在学习篆书时,以李阳冰的篆书为范本,比如吴让之等人。李阳冰书...
处于唐代“尚法”的大环境,篆书结构上的严谨,形制上的对称,也与大环境相应和。李阳冰的篆书,实际上也是唐代书法“尚法”的一种体现。李阳冰在篆书上,风格独树一帜,将李斯的“玉箸篆”风格加以变化,进一步发展为“铁线篆”。其“铁线篆”笔画细劲如铁,结构严谨工整,是时代书风的体现。《篆书千字文》便是...
李阳冰篆书作品赏析(高清大图) 李阳冰,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约生于开元九、十年(721-722)、卒于贞元初年(785-787)。字少温,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为李白祖叔。曾为缙云令、当涂令。历集贤院学士,晚为少监,人称李监。李阳冰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并...
窦臯认为李阳冰篆书:“文字之本,悉在心胸,识者谓之仓颉后身。”溢美之词,跃然纸上。宋朱长文《续书断》将李阳冰书法与颜真卿、张旭书法同列为神品,评价极高,将其誉为李斯之后小篆第一人。尽管宋以后对李阳冰的赞誉不胜枚举,但伴随着清代篆书中兴的到来,人们对篆书的审美眼光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于是也开始了...
此为李阳冰篆书《千字文》。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始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然在体势上变其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金壶记》称“阳冰尤...
李阳冰的篆书对线条要求质量非常高,此篆书《谦卦碑》为李阳冰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临摹学习此帖,可对线条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朱长文所著《续书断》一书中,对李阳冰的书法评价甚高,列神品之列。及至清代,许多学习篆书的书家都深受李阳冰的影响,以李阳冰的篆书为取法范本,进行深入学习,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
李阳冰篆书作品赏析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一位出身显赫的唐代书法家。他字少温,祖籍谯郡(今安徽亳州),出身于赵郡李氏南祖,是李白族叔。李阳冰才华横溢,精通词章和篆书,是唐代书法界的佼佼者。李阳冰初为缙云令、当涂令,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被誉为“少监”。兄弟五人皆富文...
尽管李阳冰的篆书严守法度,但他也注重师法自然,字法灵动多变。他在秦篆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挣脱了秦篆的规矩牢笼,使篆书更加生动有趣。李阳冰篆书《千字文》,以其创新的篆书艺术风格、精湛的技巧和对篆学的热忱而名垂千古。接下来,我们慢慢欣赏李阳冰篆书《千字文》。欣赏完李阳冰篆书《千字文》,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