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闫如玉:《庄子·养生主》中的天人之思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关切。在《养生主》一篇中,庄子以“庖丁解牛”“秦失吊老聃”“薪尽火传”等故事为喻,其中不仅牵涉着与知识领域、现实实践等相关的思考,同时寄寓了庄子对于...
李闫如玉:《庄子·养生主》中的天人之思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关切。在《养生主》一篇中,庄子以“庖丁解牛”“秦失吊老聃”“薪尽火传”等故事为喻,其中不仅牵涉着与知识领域、现实实践等相关的思考,同时寄寓了庄子对于宇宙流行及生命价值的理解,内容丰富、意蕴深远。 “天...
作者:李闫如玉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一日辛酉 耶稣2019年5月26日 咏史诗作为王安石诗歌中的一类重要诗作,在各类诗体里,最能体现出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待历史的态度。这一类诗作,对我们了解王安石的历史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对历史规律的总结 王安石在咏史诗中,曾咏汉文帝...
王安石咏史诗评价历史事件的独特风格 作者:李闫如玉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五月十二日壬午 耶稣2019年6月14日 王安石的咏史诗中,不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评价历史上著名事件的诗作。这类诗作无论是从评价的角度、思考的高度还是议论的深度来看,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价值。 角度新颖擅长翻案 清...
周敦颐政德思想探微/李闫如玉 王杰 是最高的道德原理。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周敦颐认为达到圣人境界的功夫全在于致诚。正是有了以诚为本这一伦理原则的确立,才使得诚真正成为修身、为政等一切实践的基础。 以诚为本的伦理原则是实现政德的基础。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伦理学总是与认识论、世界观以及政治学说等融为一体...
既呈现出宏阔广博、内涵丰富的气象,亦可见高妙深远,深邃幽微之处。在悠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孟子的修身观念以其深刻和完备,被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不断吸收、更新和发展,作为中国哲学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散发着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闫如玉 转一转 赞一赞 看一看...
中国哲学中对修身观念的关注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尤其是先秦儒家。早期儒家中,尤其重视和强调修身的是孟子。孟子提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孟子看来,正身、修身至关重要,不受穷达贫富等各种环境的影响。孟子的修身观念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其哲学观点的具体...
作者:李闫如玉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五月十二日壬午 耶稣2019年6月14日 王安石的咏史诗中,不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评价历史上著名事件的诗作。这类诗作无论是从评价的角度、思考的高度还是议论的深度来看,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价值。
李闫如玉:《庄子·养生主》中的天人之思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关切。在《养生主》一篇中,庄子以“庖丁解牛”“秦失吊老聃”“薪尽火传”等故事为喻,其中不仅牵涉着与知识领域、现实实践等相关的思考,同时寄寓了庄子对于宇宙流行及生命价值的理解,内容丰富、意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