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逊之,字肤公,江阴《今属江苏》人。是明代天启年间遭党祸为魏贤所害的御史李应升的儿子。明亡后,李逊之自称为“江左遗民”,素以明朝遗民自居,专心治史。关于《崇祯纪略》的写作缘由,据作者自称,是因为当时野史丛出,他有感于“国政乱于朱紫,欲语流为丹青,缘饰爱憎,增闻易见者有之矣,党庇奸逆,...
李逊之先生与挚友赵俊臣及弟子的师生友合影 根据上述叙述与记载,可以证明武式太极拳的理论是由陈氏所传诀要,王宗岳太极拳论(武禹襄于舞阳县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论携归)与武禹襄、李亦畬的学习心得溶合而成。武式太极拳架子,是由陈氏“赵堡架”演变而来。武式太极拳的传流武禹襄和李亦畲都是清代文人,在重文轻武的封...
当前位置:汉程网>国学>国学人物>李逊之 李逊之1篇诗文 >> 李逊之,字肤公,江阴北漍赤岸人,明代御史李应升的儿子。明亡后,李逊之自称为"江左遗民",专心治史。辑录成《三朝野纪》,李应升曾嘱后代好读书,勤于农耕,故后代无有出仕者,但家风长传,乡里有誉。
在清朝时期,武式太极拳的传奇人物李逊之,字宝让,作为李亦畲先生的次子,是武式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李逊之在太极拳领域的造诣深厚,这得益于父亲李亦畲晚年的悉心教导和全部技艺的传授。逊之天生悟性高,加上父亲的亲身示范和倾心教授,他得以完整地继承了武式太极拳的精髓并发扬光大。李逊之自幼便在...
根据李逊之先生所述,武式太极拳术中那玄妙无比的抽丝劲与缠丝劲,这两者之间一直都互有联系。换句话说如果习拳者能够掌握拳术中抽丝,其自身便已经有了缠丝劲。据说李逊之有一次在家接待来访亲朋的时候,一出门恰好撞见街对面一个恶棍在调戏一位女子。李逊之见状先是走上前好言调解,谁知那恶棍非但不听,甚至还...
武林轶事:李逊之嫉恶行侠仗义 见不平惩戒流窜恶棍 资料搜集整理:李永章 李宝让(1882-1944),字逊之,是 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畬次子。天资聪颖,嗜文喜武,不满6岁就在其父亲指导下习练太极拳,闻一知十,尽悟其道,深受其父喜爱器重,著作遗稿多存其手,《太极拳论》(即“老三本”)传其收藏。其父去世后常请...
武氏太极,一代拳宗,李逊之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纪念大会2024.4.5在广府举行。 - 白占国于2024040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8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总之,李逊之宗师的接劲打根、化打合一、即挨即打的技击技术,既是对武氏太极拳祖师武禹襄先生“起承转合”技击理论的实践检验,又是对其父亲李亦畬《撒放秘诀》技击理论的形象体现。他的接劲打根技击技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把武氏太极拳的技击技术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李逊之在文末自称为“江上遗民”,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历史的坚守。这部书约成于清朝初年,是李逊之对历史的一份深情告白,也是他对父亲和那个时代的深深纪念。尽管他身在江海之上,心却始终系于那段激荡的历史,他的笔触,如同江水般流淌,承载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