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城起义中,李迎希运用智慧,同地主老财展开斗争。后来在先辈的指引下,李迎希当了一名游击队员。在商城县的深山沟壑,李迎希手拿驳壳枪,身背大砍刀,出没于田野溪流,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斗争。抗日时期,八路军经过缩编,只有三个师级建制,李迎希也从师长下降为120团参谋长。变的是职衔,不变的是军人信仰。解放...
1955年,李迎希调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主管军区的作战、行政和后勤工作。在这个位置上,他延续了一贯的作风: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问题毫不遮掩。这种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让他在军区里树立起了独特的威信。在管理军区财务时,李迎希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凡是涉及基层官兵福利的开支,他总是痛快地批准;但...
1955年5月,时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李迎希得到内部消息,自己将被授予中将军衔,十分高兴,然而当年9月22日那天让他终生难忘。李迎希接到通知他只是被授予少将军衔,气得差点把茶杯摔了,当时授衔原定中将175人,少将1360人,两者之间含金量可想而知。事后他听闻是有人在背后说坏话,这才导致自己“名落孙山...
虽然粟裕与李迎希在性格上有很大不同,但是对于这位奇思广义的参谋长,粟裕打心里喜欢,而李迎希也是对经常打神仙仗的粟裕钦佩有加,随着两人友谊的日渐深厚,他们之间的趣事也是层出不穷。在碾庄前线,李迎希曾突发奇想地用钢盔煮六安瓜片茶,煮好后,他自己尝了尝,觉得味道不错,于是便端给连续指挥72小时的粟裕...
不过,1955年授衔时,许世友是上将,李迎希却只被授予少将。李迎希得知后,马上给粟裕写信,反映情况。从这件事不难看出,李迎希的刚烈、耿直。而到了1975年,在武汉离休的他更是在军区生活大会上直言:我们,都是小王八。谭震林强压:我是副政委,我不同意你走!“不行,不行”1948年7月,李迎希拒绝粟裕道:“...
他就是李迎希——从大别山深山里走出来的一位硬汉将军。三天前,他还因为即将得到中将军衔而偷偷高兴呢,可现在突然听说,“中将”变成了“少将”。这下可把他气坏了,心里又委屈又不服气。他拿起笔就写了一封信给老首长粟裕,说:“我不要这个军衔也没关系,但我绝对不能接受歪曲历史!”这封信啊,不光是...
即便是在离休之后,李迎希依然敢于直言,对看不惯的风气敢于批评。那是在1975年,当时李迎希刚离休不久,那个时候物资供应紧张,军区供应站好不容易到了一批鳖,俗称“王八”。李迎希喜欢吃这玩意,就让警卫员早早去排队购买,没想到警卫直到中午才拎回两只很小的鳖,警卫员告诉李迎希,供应站的工作人员一直等到司令...
刚一见面,周恩来总理二话不说,直接对李迎希下令:“先关你三天禁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李迎希在周总理手下工作】1950年,李迎希携妻子儿女,加上秘书张杉、一位管理人员、一名司机和三名警卫,带着随身物品,乘坐一辆美国制造的吉普车,启程前往北京。他这次去北京是接到命令,负责筹建军委工兵司令部的...
1955年9月22日,正在办公室内工作的李迎希接到了中央的一条通知,而正是这则通知气得李迎希差点将桌上的茶杯给摔了,甚至李迎希还专门写信给了老首长粟裕,要求粟裕去帮自己讨要一个说法。李迎希之所以如此气愤的原因就是中央的这条通知是通知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就在通知到来之...
1955年授衔前夕,时任工程兵副司令员的李迎希得知自己可能被授予中将军衔。这与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职务基本相符——当时纵队级指挥员多数被授予中将。然而在最终公布的名单中,他却出现在少将序列。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记载,李迎希的军衔变动并非个例。由于当时全军仅有175个中将名额,需要平衡各方面军、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