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被引频次 3741 成果数 222 H指数 36 G指数 57领域: 生物学 期刊 67.6% 会议 24.8% 专著 0.5% 其它 7.1% 总计 222篇 2012年成果数20 2013年被引量357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DnaK duplic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in bacteria correlates with increased prot...
近期,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越中、王晶晶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新研究,揭示了从活性污泥中成功分离出三种黄杆菌属新种:分别为香型黄杆菌(Flavobacterium odoriferum sp.nov.)、脆型黄杆菌(Flavobacterium fragile sp.nov.)以及发光黄杆菌(Flavobacterium lumino...
这是应该的,但学生学习的广度提升了,深度和专业性却有所降低。因此,山东大学微生物科班毕业生在目前不再是指本科生,而应该是经过硕士或博士阶段良好培训的研究生。根据对本科生课程的了解,李教授认为,如果授课老师是微生物研究方向的,上课过程中可能会潜意识地灌输...
1990年,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获得硕士学位 1993年,山东大学微生物系获得博士学位 1993-1995年,中科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 1995年至今,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6年,德国国家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越中教授团队在mBio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osage constraint of the ribosome-associated molecular chaperone drives the evolution and fates of its duplicates in bacteria”的研究论文。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万田雨为第一作者,李越中教授和卓丽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
李越中在学术界拥有丰富的任职经历,他目前担任职务如下:他担任山东大学生命学院的显赫职务,即微生物学研究所的所长,这个职位使他在微生物研究领域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同时,他也是生命学院生物技术系的主任,这一职位要求他全面负责生物技术的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在国家级科研评审领域,李越中被选为国家...
李越中的学术生涯始于1987年,这一年他在山东大学微生物系取得了学士学位。紧接着,他在1990年又在山东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系获得了硕士学位。1993年,他在同一所大学的微生物系攻读并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他作为博士后研究员,进入了中科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进行深入研究...
【山东大学】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张正研究员、李越中教授团队在 Microbiome杂志(中科院1区)发表了题为“Quantifying functional redundancy in polysaccharide-degrading prokaryotic com…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李越中、吴长生教授团队在黏细菌天然产物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Myxadazoles, Myxobacterium-Derived Isoxazole-Benzimidazole Hybrids with Cardiovascular Activities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 15.3)。吴长生教授和李越中教授为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