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团队与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在 Cell 子刊Cancer Cell上发表了题为:Mannose metabolism reshapes T cell differentiation to enhance anti-tumor immunity 的研究论文【1】。 该研究发现,甘露糖代谢重塑了T细胞分化,从而增强抗肿...
李贵登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级青年人才、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4-2019 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导师:David Baltimo...
李贵登,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贵登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并于2012年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加州理...
202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美国华盛顿大学Philip D. Greenberg共同通讯在Cancer Cell(IF=48.8)发表题为“Mannose metabolism reshapes T cell differentiation to enhance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发现通过补充 D-甘露糖在过继转移的T细胞中诱导代谢重编程并增加O-GlcNAc转移酶 (OGT) ...
李贵登 研究员 收藏 完善纠错 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并于2012年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加入诺贝尔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在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课题组聚焦于免疫及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以期建立高效的T细胞免疫新疗法。主要研究方向:(1)建立新型TCR抗原筛选平台筛选治疗性TCR,(2)运用分子细胞生物学、高通量测序、计算生物学手段研究肿瘤抗原呈递以及T细胞受体与抗原的互作机制;(3)探究T细胞功能调控以及...
2020年5月,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课题组、加州理工学院的David Baltimore课题组和西雅图系统医学研究院的James Heath课题组在综合性一区期刊Nat Communications(IF:12.121)发表的“Multi-omic single-cell snapshots reveal multiple independent trajectories to drug tolerance in amelanomacell line”的文章,通过单细胞蛋...
李贵登博士将表达已知配对的TCR Jurkat T细胞投入到以1/10000比例混有其特异识别的pMHC分子的APC细胞的混合物当中,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胞啃作用依然能准确的标记70%以上的与这个TCR特异配对的APC细胞,而其他没有发生识别的抗原递呈细胞则不会被标记。不仅如此,在一个包括所有实验验证过可以被HLA-A2 MHC分子所...
而李贵登研究员先前开发的TCR抗原筛选方法则是巧妙的利用了T淋巴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之间特有的胞啃作用(trogocytosis),通过标记T细胞和其识别的目标细胞表面膜蛋白转移来实现TCR-抗原的精确配对的筛选(见BioArt报道:Nature Methods丨李贵登博士等开发出基于胞啃作用的T细胞受体抗原靶点筛选新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SABR和...
具体工作地点:苏州 薪金:面议 学历和研究方向:免疫学、分子生物等 招聘岗位:科研助理 公司名称:中国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