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明史》记载,李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精粝,与其共甘苦,但这可能是征战中李自成的形象,进京后,即便他不腐败,也难保部下不拉他下水。入京后的李自成和他的高级将领们首先瓜分的就是后宫宫女,李自成、刘宗敏等高级将领们各自挑选了几十位姿色绝佳的宫女,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也一样得到了不少宫女。对于一般军官,...
李自成东征之时,虽然仅有军队数万,但等到其攻入京城时,军队已经扩充到了二十多万,其中大多都是投降的原明朝官军。对于李自成的嫡系农民军来说,或许有口饭吃也就行了,可这些投降过来的明朝官军,却是需要饷银来安抚的,否则分分钟就会变成乱军,因此李自成急需大量钱财来稳固军心。为了凑出军饷,李自成在抄掠宫...
除了人尽皆知的纵容部将刘宗敏霸占陈圆圆,让吴三桂面子上过不去外,还掐断了吴三桂的水陆后勤补给线,在经济上孤立吴,这就让吴三桂加剧了对李闯流寇的不信任,进而倒向清军,并联和把李自成赶出了京城。 其实即便是李自成争取到吴三桂也未必能一统天下,即便是能武力统一,也难能长久,因为李自成并没有搞明白明朝灭亡的真实...
他把李自成的失败归结为“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骄傲”了,并且要让牛金星和刘宗敏“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其实,我们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疑问,李自成的失败真的是由于“骄傲”,由于“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吗?我们看看李自成在北京城里主要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从三月十九日...
毛泽东的“李自成情结”中,最为特殊也是最为著名的,便是本文开头提到的“赶考对”——“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毛泽东之所以下这样决心,基于的是对李自成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曾对周恩来说这是“进京赶考”,“不做李自成”成为毛泽东这一时期经常提到的高频词。史料...
于是,次日李自成就撤出了北京城。从三月十九入京,至四月二十九结束,李自成便匆匆结束了自己的“京城之旅”。那么,在这短暂的42天里,他在京城干了些啥事呢?还别说,事儿干得还真不少,分析下来,主要有六件大事:第一件:“礼葬”崇祯帝 1644年正月初八,李自成自领大军从西安出发,杀向北京城。一路所向...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城,明朝覆灭。这位从陕西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闯王",终于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然而,历史总是充满讽刺。李自成在北京城的统治仅仅持续了42天,就被清军和吴三桂联合击败,仓皇逃离。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位新晋皇帝究竟做了什么,让局势如此迅速地逆转?是敌人太强大,还是他自己犯...
有人说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的皇帝,这可真是个天大的误会。实际上,在1644年1月,李自成就在西安立下了“大顺”的国号,自己戴上了皇帝的冠冕,还改年号为“永昌”。他不仅大封有功之臣,还建立了一套政府机构,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接着,他便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农民军向京城进发,一路上可谓是势如破竹,短短...
从最初的一箭天下,到42天后的凄惶逃离,到底发生了什么?许多人都在探寻,从各个角度探讨、分析。其实在笔者看来,还是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为好,只需看看李自成进京后说的这三句话,就明白了,因为是一句比一句离谱! 一、我来与汝共亨江山,如何寻此短见
前言许多人都嘲笑李自成只做了42天的皇帝,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在1644年1月,李自成就已经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并且自立为皇帝,改元“永昌”。同时还大封功臣,设立了政府职能机构。随后就率领农民军向京城进发,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只用了短短的两个多月就成功进入大明京师,崇祯皇帝不肯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