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达八百多页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版)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做史料汇编和人物评传,而是相对独立地阐发出何为传统的中国科学精神,在抗战这一极端困难的特殊时期,这一精神砥砺得尤为耀眼。
厚达八百多页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版)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做史料汇编和人物评传,而是相对独立地阐发出何为传统的中国科学精神,在抗战这一极端困难的特殊时期,这一精神砥砺得尤为耀眼。
厚达八百多页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版)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做史料汇编和人物评传,而是相对独立地阐发出何为传统的中国科学精神,在抗战这一极端困难的特殊时期,这一精神砥砺得尤为耀眼。
2024年12月11日上午,“李约瑟镜头下的中国战时科学”展览开幕式在海琴6号三楼大厅隆重举行。本次展览意义非凡,它以李约瑟先生在中国工作、生活期间所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文字作为基础,引领我们走近李约瑟先生,了解他的生平,感受他的伟大人格与卓越贡献。 香港李...
以巨著型塑重典精神——这样的事业需要宏富的材料,深厚而坦荡的见识,对真理的执著和长久的耐心,厚达八百多页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版)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做史料汇编和人物评传,而是相对独立地阐发出何为传统的中国科学精神,在抗战这一极端困...
以巨著型塑重典精神——这样的事业需要宏富的材料,深厚而坦荡的见识,对真理的执著和长久的耐心,厚达八百多页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月版)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做史料汇编和人物评传,而是相对独立地阐发出何为传统的中国科学精神,在抗战这一极端困...
《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经李约瑟研究所董事会授权,由中科院大学人文学院刘晓教授与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馆长莫弗特(John Moffett)先生历时十年共同完成。作者利用李约瑟研究所保存整理的珍贵日记、报告和照片资料,系统梳理了他的在华行程,从而再现了那段科教事业颠沛流离而又弦歌不辍的岁月,彰显出老一辈科...
《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近日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记录了抗战后期,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来华调查和援助科技教育事业的历程,对研究中国抗战史、现代科学技术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图为4月19日《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新书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记者从4月19日在京举行的《李约瑟镜头下...
红网时刻新闻4月19日讯(记者 蔡娟 摄影 徐士洁)4月19日,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新书发布会暨李约瑟的思想和精神遗产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天体物理学家李惕碚,湖南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