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大诗人李白的绝笔之作《临终歌》。这首诗乃李白生平最后一篇佳作,更是他毕生追求的真实写照。盛世大唐,诗歌之邦,催生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诸多卓越之才。他们犹如璀璨星辰,点亮了大唐文化的璀璨天空。其中,李白之才华、豪情与气度堪称独树一帜,与大唐辉煌盛世相映成趣,相互成就,共...
中天摧兮力不济:诗仙李白的绝笔诗「李白生前最后一首诗」根据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的记载,李白在六十二岁那年“赋临终歌而卒”,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首《临路歌》。这首诗是李白的最后作品,是李白的绝笔诗,也可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一开始这句“大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李白在《上...
今天我们来解读李白生前的绝笔《临终歌》,是他的最后一首诗,也是他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原文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mei)。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乎谁为出涕。一、关于李白的生活背景、诗歌风格、人生经历等在这里不多说,有兴趣的可以查询百科,咱们只说一点:为什么...
这个浪漫色彩的传说,还是挺符合李白传奇一生的。 临终的最后一首诗: 《临终歌》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鹏这个意象大家都懂,非常厉害的存在,然而李白感叹人老了,翅膀有些飞不动了。可是就算李白飞不动了,稍微震动一下翅膀...
李白最后一首诗是《临路歌》,全文: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译文: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济。所余之风啊可以激励万世,东游扶桑啊挂住了我的左袖。后人得此消息而相传,仲尼已亡,还有谁能为我之死...
公元762年,李白病重。他在病榻前,将一生著作全部交付给李阳冰。李阳冰把它们编成《草堂集》10卷。这年11月,诗人便与世长辞,终年62岁。在临终前,李白总结一生,写下了他的绝笔《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的一生写了至少上千首诗(现存1000多首),然而他一生坎坷,晚景凄凉。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因为生活困顿而投奔到自己的亲戚李阳冰家。李阳冰当时在当涂担任县令,而此时的李白已经病势沉重。临终前,他把自己一生的手稿交给了李阳冰,并创作了这首《临终歌》。
从字面来看,跟《楚辞》的风格确实极为相似,也难怪很多人把这当成屈原的作品。同时由此可以看出,李白这一生其实是悲大于喜的。这首诗其实是一首双关诗,里面含有很多细节。这大概是李白讥讽最为含蓄的诗了。将大鹏比作自己,想要展翅飞翔,却受到了摧残与阻力。此处应该是写自己进京而受到猜忌的那段时期。
可能很多人都第一时间想到李白的《将进酒》、《三五七言》等诗句,但大家应该不会对李白的临终绝笔《临路歌》。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白在患病之后,精力不止,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绝笔作品。一代才子...
可能很多人都第一时间想到李白的《将进酒》、《三五七言》等诗句,但大家应该不会对李白的临终绝笔《临路歌》。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白在患病之后,精力不止,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绝笔作品。一代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