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怀有安邦治国之志的李白希望自己能向皇帝献上灭胡之计,拯救危亡的局面,于是携妻子宗氏奔赴长安,同时派门人武谔奔赴东鲁照顾自己的子女。在北行的途中,李白写下《奔亡道中五首》,记录了人们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哀痛及自身的处境。 鉴赏 这五首诗是后人研究“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李白行踪最重要的材料...
奔亡道中五首唐代:李白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
于是李白携妻子宗氏南奔,往来于宣城、当涂之间,此五首诗为其奔亡道中所作,记录了人们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哀痛及自身的处境。 《奔亡道中五首》鉴赏 第一首诗用的是苏武和田横的故事。苏武是汉武帝派到匈奴去的使者,被匈奴扣留。在匈奴期间受尽折磨,但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于是匈奴就把...
奔亡道中五首(唐·李白) 释义 奔亡道中五首(唐·李白)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引用典故:苏武 田横海岛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其二(唐·李白)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引用典故:李陵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其三(唐·李白)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引用典故:鲁...
李白的遭遇也很悲惨,动乱初发时携妻子杂在逃亡的百姓之中南奔,其后又被强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只数十日便因永王兵败被囚禁流放。《奔亡道中五首》 这组诗就是在乱发之时南逃途中所写。五首诗中或表现混乱之中不知所适的愁绪,或表现自己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遗恨,或表现国家残破的巨大痛苦,或表现前程未卜的迷茫...
📜 李白的《奔亡道中五首》是一组令人动容的诗篇,描绘了安史之乱期间百姓的苦难和诗人的心路历程。🌐 诗中,李白引用了苏武、田横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以此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海水也和我一样的满面愁容,看那中原之人已换上了胡装。”这句诗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
唐代李白《奔亡道中五..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奔亡道中五首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知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古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斋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知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
你是否感受过历史的沧桑和诗人的哀歌?今天,我要带你走进李白《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的世界,一起感受那份流亡的沉重与哀伤。🌟原文欣赏: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译文:王褒离去后藏身何处?李陵投降匈奴也至今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