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煜 年代唐 内容春花秋月何时了,[1]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2] 只是朱颜改。[3] 问君能有几多愁,[4]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注释】: [1]了:了结,完结。 [2]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3]朱颜改:...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文本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虞美人》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这首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 翻译及注释 翻译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吹箫之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我已年老,...
《虞美人》 诗人李煜朝代 唐诗体裁 词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虞美人》作品评述 《虞美人》出自 911cha.com 《虞美人》作品出处 《虞美人》出自 911cha.com 李煜诗人 唐诗朝代 词体裁...
而要进行研究,翻译是一条重要途径.最初翻译中国古诗词的主要是英美学者.我国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古诗词英译,到80年代后,中国古诗词英译的中心从英美转移到中国. 关键词: 诗词翻译;英译文;《虞美人》;意象理论;中国古典诗歌;李煜;应用;认知 年份: 2014 ...
诗词翻译中认知意象理论的应用 以李煜的《 虞美人》 两种英译文为例 ◎ 韩红梅 (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 三河 065200) 中国古典诗词创作历史悠久 , 从《 诗经》 到《 楚辞》 , 从汉赋到唐诗、 宋词、 元曲, 再到明清和民国时期 的诗词歌赋, 可谓美不胜收, 形成中国文化一道独特 的风景。 欧美汉学界流传着这样...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