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的诗词及赏析1 1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宋代〕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这首词写少女状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
李清照的古诗词赏析 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瑞脑:龙脑香。②金兽:兽形铜香炉。③纱厨:有纱帐的小床。 【评解】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
这首词分为上下阕,上阕写她在秋夜登舟望月,下阕写她在闲居思念。全词以荷花、竹席、雁字、月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抒发出一种深沉细腻的情感。这首词的语言清丽雅致,音律和谐优美,结构对偶工整,白描手法巧妙,富有诗意。是李清照前期作品中的佳作,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之一。风住尘香花已尽,...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的名作,有人评价:每一句都美到极致。 全词不事雕饰,明白如话,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优美。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其中的名句,历来为人所传唱。以“才下...
【赏析】 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 此诗另有题作“夏日绝句”,李清照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该诗可能作于此时。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霸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赏析 篇1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
李清照诗词赏析 篇1 李清照经典诗词及赏析:《声声慢》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诗词赏析 篇1 孤雁儿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③。
李清照诗词赏析 1、《一翦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