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高黎贡山发现了“新面孔”——李氏小飞鼠。它有大大的耳、明显的黑眼圈,喉部白斑,是不挑食的杂食性动物。在高黎贡山生态系统中,李氏小飞鼠扮演的角色是( )A.
李氏小飞鼠体型较小,分布于缅甸北部与中国云南西北部,在国内的分布记录目前仅限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曾祥乐 摄 近年来,有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错那市拍摄到鼯鼠照片,部分外形特征与不丹大鼯鼠和李氏小飞鼠相似。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执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和...
李氏小飞鼠体型较小,分布于缅甸北部与中国云南西北部,在国内的分布记录目前仅限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 曾祥乐 摄 近年来,有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错那市拍摄到鼯鼠照片,部分外形特征与不丹大鼯鼠和李氏小飞鼠相似。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执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和西...
西藏自治区发现不丹大鼯鼠和李氏小飞鼠 近日,开屏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不丹大鼯鼠,系我国兽类新纪录。 曾祥乐 摄 不丹大鼯鼠体型大,分布于尼泊尔、印度锡金和不丹。在毛色特征上,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特有、同域分布的栗褐鼯鼠相似,肩部被毛有显著黄色斑块。正因为毛色相似和分布...
【研究:云南发现的李氏小飞鼠应归入新属类】近日,有研究发现,云南高黎贡山发现的李氏小飞鼠,与其它鼯鼠明显不同,应该属于新的属类。该研究相关论文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李权博士等人在《动物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上发表。发表时间为2021年6月17日。该论文介绍,飞鼠是滑翔哺乳动物中最多样化、分布最广...
我们在墨脱的森林深处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西藏兽类——李氏小飞鼠。这种小飞鼠之前只在高黎贡山区域的独龙江以及缅甸北部有过记录,所以它在墨脱的出现并不意外。夜探的过程就像是把自己扔进一片黑暗的森林,期待着那些闪亮的眼睛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这次夜探中,我们不仅发现了李氏小飞鼠,还观察到了一些其他未知的生物。
不丹大鼯鼠为中国兽类新纪录,李氏小飞鼠为西藏自治区兽类新纪录。这次发现扩展了不丹大鼯鼠和李氏小飞鼠的分布区,也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喜马拉雅地区兽类的调查与监测研究工作,以发现更多的新物种、新纪录。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陈紫佳 一审 孙琴霞
【研究:云南发现的李氏小飞鼠应归入新属类】近日,有研究发现,云南高黎贡山发现的李氏小飞鼠,与其它鼯鼠明显不同,应该属于新的属类。该研究相关论文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李权博士等人在《动物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上发表。发表时间为2021年6月17日。该论文介绍,飞鼠是滑翔哺乳动物中最多样化、分布最广的一类...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云南高黎贡山拍摄到李氏小飞鼠。目前该新属仅发现于缅甸北部和云南省怒江州以及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百花岭站区域,专家分析其受威胁程度评估为近危(NT)。 坚守半月 护林员首次拍到小飞鼠身影 35岁的彭大周是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百花岭管护站的护林员,除了做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