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了班主任之后,我觉得做班主任是我来清华做的最正确的一个选择。” ▲李杨老师做客导学空间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这一点在李杨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距离开始担任班主任这一职责已经三年有余,但在问及过去三年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时,李杨老师仍旧如...
优秀班主任李杨:燃烧心中焰火 与同学们互相成就 工作上,他是怀揣科研理想的“海归青椒”;和同学们的相处中,他是学生眼里最亲切的“优秀班主任”。而大多数时候,他是清华园中最普通的身影,带着八十年代青年身上沉淀的满腔热血与坚韧意志,身姿挺拔得像一棵伫立...
于是他响应精仪系的号召,报名成为了一名班主任。 “我之前并没有在清华上过学,所以只对清华的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设想,实际接触以后,我发现他们都特别有朝气、有活力。”李杨说道。 让李杨印象深刻的事情之一是,在他刚接手精仪系九字班时,班里的同学没有人因为考入清华而高枕无忧,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平时,每个班...
教育背景 2002.09-2006.06 华中科技大学 电信系,学士 2006.09-2008.06 华中科技大学 电信系,硕士 2008.08-2012.12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 工作履历 2013.01-2018.05 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2018.05-至今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教授 研究领域 与集成电路类似,集成光路通过将大量光学元器件集成到一个光...
李杨,男,清华大学精仪系副教授。长期在集成零折射率超材料、集成铌酸锂光子学等领域内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为在光子芯片内设计小于光波长的结构,以实现天然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性,并努力利用这些特性实现高性能光子器件和系统;利用铌酸锂的超快电光响应,在芯片内实现高速、低功耗、小尺寸的电光调制器件,并探索...
近期,清华大学李杨团队利用湿法刻蚀工艺,高效地制备 Q 值达 9.27 × 106 的铌酸锂微环腔,为大规模加工集成铌酸锂光子器件和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所提出的基于湿法刻蚀的工艺具有显著促进低成本、高性能薄膜铌酸锂光子器件量产的潜力,这项工作对铌酸锂领域具有非凡的意义。”审稿人对该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图...
【清华大学精仪系李杨课题组基于湿法刻蚀实现Q值近千万的铌酸锂微环腔的高效制备】铌酸锂是一种电光系数和二阶非线性系数很高的铁电晶体,是现代电光器件的核心材料。绝缘体上铌酸锂薄膜(TFLNOI)使很多基于体材料铌酸锂的器件能被集成到芯片上,从而极大地缩小了器件的尺寸,并提升了器件的性能。目前,在TFLNOI平台上实现大...
来自清华大学李杨副教授课题组及合作者在ACS Photonics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携带轨道角动量电光频率梳的产生方案。利用铌酸锂相位调制器对涡旋光束进行调制,产生兼具高纯度、高转换效率以及可调重频的涡旋电光...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倩副教授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李杨副教授课题组联合撰写了一篇电光频梳领域的综述文章。该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光频梳的产生机制,电光频梳的重要参数如平坦度、光谱宽度、噪声和稳定性等,以及电光频梳相关的应用如光通信、距离测量、光谱测量和低信噪微波信号产生等,并分析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