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炤制定的学规与《朱子书院教条》相比较,具有很强的经验性、适用性和针对性。李文炤用相当多的篇幅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虽在学规中他规定了课程的设置和安排,规定了生徒所必须学习的儒家经典,但着重点始终没有离开启发生徒在学习上的主动精神。他大胆提出儒家的经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认为“学者欲通世务...
俭训李文炤文言文翻译李文炤,字子玉,山东莱阳人。其父李可楼,曾任礼部尚书,家道殷实。文炤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深得父亲宠爱。然其父深知富家子弟易生奢靡之风,故对文炤严加管教,使之养成节俭之美德。 一日,文炤之父对他说:“吾儿,人生在世,当以节俭为本。吾家虽富,但不可骄奢淫逸。汝当牢记家训,勤俭...
李文炤、王文清是这一时期最有名的山长之一。李文炤(1672—1735),字元朗,号恒斋,善化(今属长沙)人,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任岳麓山长。王文清(1688—1779),字廷鉴,号九溪,宁乡人,于1748年(乾隆十一年)61岁时和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77岁时两次出任岳麓山长,前后共9年。李、王都是著述恢宏、...
李文炤勤训文言文翻译无奈一般人的习性厌恶劳苦而喜好安乐只顾眼前吃得好穿得好玩掉时间荒废岁月让他去当农夫却不能把土耕深把草除尽 李文炤勤训文言文翻译 李文炤勤训文言文翻译 原文 治生之道⑵,莫⑶尚⑷乎⑸勤。故⑹邵子⑺云:“一日之计⑻在于晨,一岁⑼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⑽,而⑾旨⑿则...
清·李文炤《恒斋文集》启发与借鉴 这篇文章是清代经学家李文炤所作,开篇提出论点,指出“治生之道,莫尚乎勤”,并引用邵子的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接下来,论述“恶劳而好逸”的弊端和害处,最后通过自然现象和古代圣贤的实例来总结全文。文章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深刻地揭示了勤奋的意义所在。从古至今,无...
音频列表 1 《勤训》清·李文炤 92023-1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95.4万 李文聊英伦 by:香港李文 1.8万 失眠-李文琦 by:流行风ING 493 李文忠公事略 by:老鼠喜欢捉小花猫 379 李文忠公事略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2611 李文艳老师《了凡四训》 by:君淑大国学读书会 3113 李文晓作品专辑 by:玉华104158971 4.6...
李文炤学术讲义两种/千年学府文库 [清]李文炤 著;陈峰 整理 9787566718730 湖南大学出版社 【速开发票,优质售后,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 ¥258.00 (4.28折) 降价通知 定价¥604.00 暂无评分 0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作者 (清)李文炤 著;陈峰 整理 查看作品 出版 湖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查看作品 分类 ...
勤俭训清·李文炤 勤俭训清·李文炤 ●勤训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褕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
李文炤编撰、赵载光校点的《李文炤集(湖湘文库)》点校的只是李文熠著作中的三种,即《恒斋文集》、《周礼集传》、《家礼拾遗》。李文炤著作只有一个版本:四为堂藏版。《周礼集传》与《周易本义》则收人《四库全书》。本次点校以湖南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四为堂藏版为基础,《周礼集传》则与四库全书版...
99勤训清)李文炤治生之道①,莫③尚乎勤。故邵子③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④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注释】①治生之道:谋生的正确方法。道,这里指正确的方法。②莫:没有。③邵子:邵雍,宋代学者。④陶侃:晋朝人。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