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校园的唐守贵和三四个来自特困家庭的学生与李振华同吃同住,近三年时间的朝夕相处,李振华老师勤奋、节俭、无私和乐于助人的点点滴滴,使唐守贵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将来成为像李振华这样的老师,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这个世界。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唐守贵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李振华...
10月24日,我有幸作为中国文明网“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团成员,来到熟悉的沂源,采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李振华老师,寻找他71年扎根老区,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2024年10月,中国文明网“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团采访李振华老师。中巴车奔驰在刚刚贯通的临临高速公路上,两旁是起伏的群山和秋意盎然的田野。...
10月24日,我有幸作为中国文明网“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团成员,来到熟悉的沂源,采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李振华老师,寻找他71年扎根老区,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 2024年10月,中国文明网“文明中国”主题采访团采访李振华老师。 中巴车奔驰在刚刚贯通的临临高速公路上,两旁是起伏的群山和秋意盎然的田野。车...
1953年冬,李振华响应党的号召,只身一人来到沂蒙老区沂源县韩旺村支教,成为当时山村里唯一的小学老师。 出乎意料的贫穷落后,令李振华产生了无尽的孤独与乡愁,但当他看到韩旺村搞互助组连个记工分的人都找不出来,只会在墙上画杠记数时,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涌上心头,“宁可一辈子留在这里,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帮他...
希望老师们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担当新使命,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争做新时代教育家。个人简介:李振华,193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市人。1953年,16岁的李振华响应党的号召,从南京师范学院来到沂蒙山区沂源县韩旺支教。他对党忠诚、心有大我、为人师表、甘于奉献,为老区的教育事业始终不渝...
也正因此,一路走来,李振华放弃过省市教育部门抛来的很多“橄榄枝”,依旧选择坚守在教师岗位上。他认为,当老师很有意义,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家都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都在努力做好本分的工作。70年过去了,当时那个“赶不上南方一个村”的沂源县城,如今已经是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人民...
#庆祝第40个教师节 【“大道师者”宣传展播活动】李振华老师扎根山东淄博沂源教育70载,为了山区教育,他无怨无悔、默默耕耘。70年来共捐献16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400余名。退休后,他把大半生的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献出,设立3个助学基金。他亲眼看到山区文化的落后,看到乡亲们的渴望与纯朴后,再也迈不开回家乡南京的...
来自山东淄博的李振华老师扎根沂源教育六十栽,他无怨无悔,默默耕耘,为改变沂蒙老区教育面貌倾尽全力。他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就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60多年来共捐献96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名。退休后,他又将大半生积蓄捐出,建立奖学扶困基金。他用赤子情怀为沂蒙老区教育事业奉献,教过近万名学生,赢...
李振华老师,16岁到沂源山区支教,一待就是70年,七十年间,他捐资百万、自甘清贫、退而不休,为山区培养出一万名学生,人们感谢他为老区教育付出的大爱,他却说是在报答老区群众的养育大恩,致敬大山深处的“燃灯人”。七十年岁月如歌,他扎根沂蒙,捐 - 平凡中国人于2024
李振华老师坚守山区教学一线44年,培养学生近万人;他累计捐款14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自己却生活清贫;他退休后一刻不歇,忙于青少年心理疏导工作。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