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怎么读 拼音:lǐ kuī 李悝(公元前455—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关于悝字 拼音:kuī、lǐ 基本字义:“悝”的基本含义为嘲笑,诙谐,如“悝穆公于宫室”;引申含义为忧愁,如“云如何悝”。 说文解字: 啁也。从心里声。《春秋...
李悝,拼音:lǐ kuī,李悝的意思:人名。(约西元前455~395)战国时经济学者。事魏文侯,主持变法,推行尽地之力,创平籴法,使农民精耕以增加产量。魏国因而富强,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也称为「李克」。
简体:李悝 繁体:李悝 拼音:likui 读音:lǐ kuī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李悝 造句:李悝造句 组词,组成语:李悝 李悝解释 李悝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人名。(约公元前455~395)战国时经济学者。事魏文侯主持变法推行尽地之力创平籴法使农民精耕以增加产量。魏国因而富强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
悝字的读音和解释有两种:一种是 kuī,意为嘲笑、诙谐,如“悝穆公于宫室”,意为用幽默讽刺穆公;另一种是 lǐ,意为忧愁,如“云如何悝”,意为云为何忧伤。悝字部首为 忄,与心情情感相关。李悝,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法学家,法家代表,魏文侯至武侯时期的重臣。李悝变法,涉及政治、经济、...
也就是嘲笑的意思。 李悝(前455年-前395年),是战国时期魏国(今山西南部运城一带)的政治家、法学家,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魏文侯到武侯时期的大臣。 他出生于嬴姓李氏家族,名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悝,另一种是克。 他年轻时曾经跟随子夏的弟子曾申学习,后来在中山国和魏国担任过相国和守城的职务。
李悝变法,是指在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便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
小伙伴们可要记李悝的名字正确读音是lǐ kuī,谐音理亏,不要再读错啦。当读作lǐ时,"悝"字的含义转变为表示忧愁、悲伤或疾病,也与"里"字相通。例如,在《诗经·大雅》中,"悝"字就被用来表达一种忧虑的情绪,朱熹的注解中提到"里"即"忧"的意思。关于悝的学习笔记就写到这啦。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籴”读作dí(第二声),意思是“市谷也”,也就是买进粮食的意思;“粜”读作tiào(第四声),意思是“出谷也”,也就是卖出粮食的意思。 这两个字都是会意字,上面的部分表示动作,下面的部分表示对象。 比如,“籴”上面是“入”,表示收入的动作,“粜”上面是“出”,表示出售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