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宠实在忍无可忍,决定反抗唐朝。在他看来,杀害刚刚和亲半年的宜芳公主,是向唐朝示威的最好方式。 于是他召集部落首领商议对策。有人提议上书朝廷申诉,有人建议迁徙避祸,但李延宠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 在一个雨后的清晨,他命人把宜芳公主从帐篷里拖出来,当着全部落的面处死了她。他用公主的血涂在军旗上,发...
然而,唐朝与奚国的关系在唐玄宗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天宝四年,唐玄宗将宗室之女宜芳公主嫁给了奚国酋长李延宠,两国由此进入了蜜月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奚国酋长李延宠最终背叛唐朝,与契丹结盟,导致两国交恶。而在这场纷争中,唐朝公主宜芳被杀,成为唐朝外交史上的耻辱。 唐玄宗得知此事后震怒异常,调兵遣...
李延宠相关 蒙兀儿 蒙瓦部 蒙古弓 蒙古歹 蒙古风 蒙古文 蒙古尔 蒙古包 蒙古军 蒙古志 蒙古里 蒙古角 蒙古纲 蒙古国 蒙古房 蒙古语 蒙古勒 蒙古族 蒙古鼓 蒙古靴 蒙古箭 蒙归义 蒙克拜 蒙苴颂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𫏋 每日一成语:今吾非故吾 ...
他不可能不清楚宜芳公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主,但这对于他并不重要,只要外人认为宜芳公主是唐朝公主即可。 李延宠之所以向唐朝求亲,目的就是为了向其他各国表明,自己身后站的是强盛的唐朝,以此来威慑其他企图谋划奚族的部落。然而让李延宠没有想到的是,其他民族政权是不敢动自己,但时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
唐玄宗天宝四年,为了缓和与奚族的关系,唐朝采取了一招“和亲”的策略,派遣宜芳公主远嫁奚族首领李延宠。然而,李延宠并非唐朝的亲信,他早年曾作为奚族人质在长安生活,对唐朝内部朝政颇有了解。随着唐朝内部动荡,李延宠的忠诚度出现变化,他获得了契丹的支持,决定联合起兵反唐。为了表示决心,李延宠将唐朝嫁给他的和亲公...
李延宠来到长安后,唐玄宗封李延宠为怀信王,并且决定跟他和亲,将一名公主下嫁奚族。天宝四年,宜芳公主正式下嫁李延宠。临走前,宜芳公主写了一首诀别诗,“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
李延宠本来就不是诚心归顺大唐,他忽悠唐玄宗愿意归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加上安禄山的军事行动,更加加剧了他反叛的决心。所以,就在宜芳公主去往和亲的路上时,李延宠便开始联络周边的少数民族势力,特别是正在崛起的契丹人准备造反。一切就绪后,正好宜芳公主的和亲队伍也到了。李延宠为了向同盟势力表示反唐的决心,他竟...
随后,李延宠为了鼓舞军队的士气,将宜芳公主斩杀于当场。说为了奚的胜利,为了能够打败大唐,用大唐公主的血来祭旗是最好不过的了。 可怜的宜芳公主,最终死在了自己丈夫的刀下,而她也成为了政治上的牺牲品。在此之前,她还曾幻想着假以时日,李延宠对她的态度一定会有所好转,可是她没有等到丈夫正眼看她的那一天...
而为了进一步控制李延宠和他背后的奚族,因此,唐玄宗准备跟他和亲,将一位公主嫁给他做老婆。唐玄宗不舍得将自己的女儿送去和亲,于是想起了自己的妹妹长宁公主。她正好有个年纪正好的女儿。宜芳公主是卫国公主之女,唐玄宗之外孙女。出身皇族的她,本来可以嫁一位贵族子弟,就此在长安荣华富贵,直到终老。
唐玄宗天宝8年,唐玄宗就赐婚给李延宠,把自己的外孙女宜芳公主嫁给了李延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采取怀柔政策来笼络这个奚族,随着浩浩荡荡的和亲队伍远离了长安,这宜芳公主的心也开始思念其长安来,在她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可见这位公主是不愿意出嫁的,但是没办法,为了国家的利益,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