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家钰担任整编陆军一0四师中将师长兼第一绥靖区司令官。1936年2月,李家钰奉蒋介石令移防西昌,只许在遂宁设留守处,不久后川军再次整编,李家钰任四十七军中将军长,这时候李家钰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军阀了。
198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家钰将军为革命烈士。 [1]2014年,李家钰将军被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饶国华(1894年12月7日—1937年12月1日),四川资阳人。1911年,辛亥革命中,加入新军。1917年,升至连长,先在川军刘存厚部、刘湘部任职。后逐次以战功升任营...
2024年5月21日,是著名抗日英烈李家钰及众川军将士在河南三门峡旗杆岭殉国八十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在成都广福桥横街李家钰烈士墓前,英烈后人和不少市民手持鲜花依次上前缅怀、祭奠。据了解,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时任第47军军长的李家钰主动请缨出川杀敌。1944年,日军集结重兵发动豫中会战,时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的...
李家钰本来是川军邓锡侯的部下,后来李家钰的势力慢慢发展起来,脱离邓锡侯,自己成了四川军阀的一个小派系。他参加过四川军阀的混战,在红军长征的时候,也和红军交战过,但是在日本人进攻中国的时候,李家钰没有含糊,带上自己的部队出川抗日,最后为了保卫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1892年,李家钰出生于四川蒲江,家...
李家钰将军墓 1944年6月22日,国民政府追赠李家钰为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并颁布对他的褒扬令。嗣后,李家钰的遗体国葬出殡式在成都举行,其遗体安葬于成都城南红牌楼,并在成都市北门和蒲江县为李家钰各塑建雕像一尊,永葆忠魂。1984年5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追认李家钰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李家钰 (1892-1944) 编者按:为纪念抗日将领李家钰殉国80周年,蒲江文博开辟“李家钰抗战故事”专辑。李家钰,生于1892年,字其相,四川蒲江人。1915年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1926年,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逐步成为四川军阀派系“军官系”之首脑。1936年,任第47军军长。抗...
到李家钰率领前队走到秦家坡遇到袭击时,田光明正好处在第三高地棱线之下,这个地方由于有一个土坡遮住了视线,因而日军机枪打不到。从战斗开始到结束,田光明一直没有离开那一个隐蔽点,因而得以幸存。 李家钰军长的牺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树勋部私自撤退又不提前告知,导致李家钰改变方向向西前进中了日军埋伏...
编者按:为纪念抗日将领李家钰殉国80周年,蒲江文博开辟“李家钰抗战故事”专辑。李家钰,生于1892年,字其相,四川蒲江人。1915年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1926年,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逐步成为四川军阀派系“军官系”之首脑。1936年,任第47军军长。抗日战争中,...
在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李家钰军在长治一带建立起了较为巩固的布防,由此引起了日寇的极度恐慌。2月下旬,日军104旅团万余人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经邯郸、武安、涉县进攻长治北大门东阳关,妄图驱逐47军,进而扫平山西抗日武装。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李家钰亲临前线,指挥所部与日寇拼死搏斗,坚守长治城达...
李家钰,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家庭富裕,父亲李如松。1915年,李家钰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川军邓锡侯部服役。 1924年,李家钰担任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四川边防军总司令等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大举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同日,李家钰晋升为陆军第47军军长,部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