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洋1956年出生在安徽省肥西县。他从小就对读书充满热情,父母也非常支持他的学业,不仅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还尽力为他创造上学的条件。在繁重的农活之余,李家洋对倒伏的水稻印象深刻,这成为他日后科研的起点。高中毕业后,李家洋响应政策回乡务农,担任过民办教师,还当过建筑工人。即便如此,他从未放弃学习,白天在...
2024年12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李家洋院士自1994年回国入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以来,长期从事高等植物...
“拿到杰青项目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基本解决了当时的科研经费问题,使我的团队能够稳步组建起来。”李家洋对《中国科学报》说。 谈起如何写出一份好的杰青项目申请书,李家洋表示:“关键要让专家看得懂、理解你、支持你。” 李家洋表示,这需要梳理...
[共度晨光]梁惠玲会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一行来源: 央视网 2023年09月20日 10:48 内容简介 梁惠玲李家洋 新闻栏目推荐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新闻直播间 新闻1+1 朝闻天下 CCTV-1综合 CCTV-2财经 CCTV-3综艺 CCTV-4中文国际 CCTV-5体育 CCTV-5+体育赛事 CCTV-6...
7月22日,崖州湾实验室主任李家洋院士、副主任陈凡、人力资源部部长赵同建、科研管理部部长杨新泉一行来校,就种业科研推进情况开展调研。校党委书记庄天慧,校长吴德,副校长卢艳丽、王际睿,原副校长陈代文及相关学科领域专家、职能部门负责人,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李宇飞、科技教育处处长陈开勇等陪同调研。会议由吴德主持...
余泓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的一员。他说的水稻材料,是该团队快速从头驯化的全新水稻品种。去年初,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细胞》上,被业界认为有望开辟一条野生植物驯化新路。实现水稻育种从“0”到“1”的重要突破 农作物的栽培与人工驯化是农业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水稻是全球一半左右人口...
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身着一件细格纹棉质短袖衬衫,背靠窗户,坐在办公桌前,聚精会神地伏案工作。 过去一年多,担任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的李家洋非常忙碌。他一边马不停蹄地“招兵买马”,组建人才队伍,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这个国家级种子科学技术研究与种业创新平台尽快建设;另一边仍在...
中新网江西上高7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表示,现在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是作物育种的4.0时代,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育种5.0时代的标准,“我认为智能作物是未来育种5.0时代的一个核心”。“中科发早粳1号”等新品系...
李家洋院士提出“智能作物的智能培育”是未来育种5.0世代的特征与关键。“智能作物的智能培育”是指通过发展和使用智能的技术培育智能的品种,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涵: 第一是“智能品种”,指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变化的作物品种,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启动与之相应的分子调控通路,从而使得作物能够抵抗生物胁迫以及未来气候变化...
今天,我们选择李家洋作为澎湃年度人物,是他引领了这个时代,标记了这个时代。 2018年11月18日下午,北京,被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的2018年度未来科学大奖举行颁奖典礼。李家洋院士发表感言。 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 作为第一个登上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台发表感言的获奖者,李家洋显得有些紧张,他表示“自己只是代表自己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