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工作流系统》(李学俊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6)专著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产生的。该书是安徽大学智能软件与边缘计算实验室、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以及斯威本科技大学相关团队近年来突破边缘工作流系统发展瓶颈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的大部分内容源自李学俊教授主持...
《边缘工作流系统》(李学俊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6)专著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产生的。该书是安徽大学智能软件与边缘计算实验室、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以及斯威本科技大学相关团队近年来突破边缘工作流系统发展瓶颈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的大部分内容源自李学俊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边云协同计算下业务流程...
安徽大学李学俊:传道授业守初心 教研融合育英才 “从选择教师职业的那一刻起,我就笃信我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这是安徽大学2023年“师德标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学俊教授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向往,也是他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承诺。站稳三尺讲台,潜心躬耕教坛。他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博弈专业委员会副主...
个人简历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1976年9月出生于安徽金寨,中共党员。2016年12月晋升教授,2008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被评为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云工作流系统、智能软件、雾计算、服务计算、大数据技术。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国家重点级...
基于"四位一体"知识链的综合性大学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以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2018 - 陈洁,张燕平,李学俊,...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policy in Hex game system Mengxuan Lu,Xuejun Li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Cost-Effective and...
李学俊表示,贯彻落实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七个强省”和11项重点任务,安徽大学责无旁贷。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作为学校最典型的工科学院,要抓好产教融合这篇大文章,聚焦工科教育改革创新,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国际合作和校企联...
李学俊安是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2008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被评为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云工作流、智能软件、建筑信息化、GIS、大型数据库系统。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国家重点级及国家级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安徽省教育厅...
2008年9月晋升副教授,2008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智能软件、图像数据库、GIS、大型数据库系统、计算Web智能。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国家重点级及国家级学术论文近10篇,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重大横向科技开发项目“国家清史”计划2项,参与编写学术...
我是李学俊老师带过的本科生。由于我才疏学浅,只能保证从我的角度的客观。也无法判断老师水平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