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朝晚期,便利的水陆交通吸引着城市人口的增长、集聚和城市商业活动的增强,城市建设开始突破了城墙的约限。清朝的城市或者在城门外普遍形成了关厢,或者依托旧城而拓建新城,这一城市文明的历史进程在实测城市平面图上可获得较之文字记述更为真切的体现。实测城市地图的特点是几乎全部用符号表示地图上的地物,用斑块...
古地图上的城市,基于城市的位置与分布的第一特征,适于用小比例尺度形象画法的地图来表现某一区域内不同功能、等级的城市(镇)的位置和分布,将若干城市(镇)放在相对广阔的地域空间中作为“点”和组群来探究城市(镇)之间如何配置及其相互关系;基于城市内部地域差异与功能结构的第二特征,则适合用大比例尺的城市地图,一...
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城泥石流也是同样的道理,李教授对于当今城市化背景下,各地不重视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不尊重地理学客观规律,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各开发商在易发泥石流处营造楼盘的现象深感痛心。 三、反映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的演化 李教授还指出历史地理学特别关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的演化,其研究成果对于城市管...
随后,王社教院长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李孝聪先生通过丰富的具体案例,主要强调了三个利用古地图研究城市历史地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企图建立模式和规律;二是首先要研究清楚古地图的相关问题,如年代、作者、方向、要素、...
李孝聪的学术论文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城市历史地理到古地图研究,他的成果丰富且深入。早期的研究如公元十至十二世纪华北平原交通与城市地理(《历史地理》第十辑,1990年),探讨了唐代后期华北城市形成和演化(《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他运用彩红外航片研究城市历史地理,如以九江、芜湖、安庆...
李孝聪: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1) 李孝聪去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研究古地图。 李孝聪与老师侯仁之。 李孝聪,1947年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毕业,师从侯仁之先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地图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2015年3月,学术论文集《中国城市的历史空间》...
历史城市地理 作者:李孝聪 著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33.70 定价 ¥45.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加入购物车 当当自营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
李孝聪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研究工作涵盖了多个重要课题。首先,他担任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的城市遗址与形态图组的主持人,这表明他在历史地理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专业素养。接着,他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比较研究”,以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外历史...
#会议报告# 【李孝聪:用历史地理学的实践审视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http://t.cn/EfQzcZz
同时,他在历史地理领域也有深厚的造诣,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并且在权威期刊《历史地理》中担任副主编,对历史地理研究有着深远影响。李孝聪还是一位活跃的社会学者,他在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和北京史学会中担任理事,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与人文问题,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