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世纪最杰出10大杰出书法家,最不能够忽视的就是李叔同,欣赏他的书法,就能够感受其通透的一生,在不同的时期,李叔同的书法有着不同的风格,尤其是最后的四字绝笔“悲喜交集”,真是无穷玄机。提到李叔同,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弘一法师,他绝对是一位综合型的人才,是一位杰出的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
李叔同书法作品专辑,上海博物馆藏。 李叔同(1880-1942),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
如上图所示,即为李叔同亲笔所写的篆书作品《四条屏》,其篆书严谨端庄,笔法沉稳矫健,书写流畅自然,笔画之中枯湿有枯湿变化,彰显书写之遒劲。由于这是李叔同晚年所写,我们会不由自主想到这是李叔同在其书法巅峰时期所创,所以具有很高的水平和艺术价值。透过他的篆书,我们知道李叔同确实在书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李叔同,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他深具创新精神,被誉为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来后,他投身于教育事业和编辑工作,后来更是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弘一法师在佛学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深入研究律宗,著书立说...
也不觉地想起一生传奇李叔同,出生在光绪年间的天津官宦世家的他,自幼养尊处优,饱读诗书,最为主要的是他,风流倜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书写了不一样的辉煌,尤其是他的书法,更是值得一提,不过,其书法前后对比有着明显的不同,早期的书法,主要以摹古为主,深得古法之精髓,而后期的书法,是...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他的书法作品吧。李叔同的书法,在风格上,变化比较大,以往,他的书法是一种是以传统书法为基础,不但入古,而且还中规中矩,并且非常严谨,无论是在帖学上,还是在碑学上,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出家之后的李叔同,被誉为弘一法师,而这时候的书法,却风格突变,变得犹如孩童涂鸦一般...
李叔同出家后,就变成了弘一,一个虔诚的苦行僧,一位律宗的大拿!他的书法,也开始一步步磨掉了锋芒,洗净了铅华。一法万缘五言联(1919)即今若觅七言联(1921)佛号与莲池大師偈语(1922)这五年多(1918年秋—1923年),弘一还没有走出“俗书”路子,北碑还是他书法的核心,《张猛龙碑》碑阴书法,帖学中的...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生于1880年10月23日,卒于1942年10月13日。他的一生丰富多彩,横跨了多个艺术领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不仅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还是戏剧活动家,被誉为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1918年剃度于杭州虎跑寺后,弘一法师放弃诸艺和身外之物,惟书法不辍,精研律宗,多写佛经禅语,普渡众生。标题有“作品”两字,是图文内容的表达需要,我想在弘一法师那里,其实已经没有了“作品”的概念了。早年的李叔同已经是十分全面的艺术大家了,于书法有北魏碑刻遗韵,气度宏达舒展,茁壮茂密,“勇猛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