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李公麟(1040~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时期舒州(今安徽桐城,一说安徽舒城)人。其父李虚一,曾任大理寺丞,喜收藏法书名画,因此,李公麟自幼即深受艺术熏陶。熙宁三年(1070)登进士第,历任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等地方官员,后入京
在宋朝时,有一位大画家名曰李公麟,他实力超群,以白描著称,对后代人物画影响极大。李公麟生于1049年,卒于1106年,字伯时,是庐江郡舒州(今安徽桐城,也有一种说法称他是安徽舒城)人。其作画题材颇为广泛,擅画人物、鞍马、宫室、花鸟和山水等,可以说没有短板。此外,其也擅长临摹。显然,其画技颇为精湛。
李公麟的自题是:“凤阁舍人杨公雅言《孝经》乃六艺根本,百行世训所重,谓龙眠山人李公麟曰:‘能图其事以示人,为有补。元丰八年三月,因摭其一二随笔之。’”陆完也有一个跋语:“龙眠居士《孝经》,虽曰随章摭其一二,然自天子以至庶人,威仪动作之节,舆夫郊庙之...
李公麟是中国古代绘画向文人画转变的标志性人物,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作为元祐文人集团的重要一员,李公麟与苏轼、苏辙、米芾、黄庭坚、王诜等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文人画的理论奠基者首推苏轼。他高举“尚意”大旗,主张书画应注重个人内在情感的表达和主观意趣的抒发,即所谓“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龙眠山人,北宋时期舒州(今安徽桐城,一说安徽舒城)人。他于熙宁三年或宋元祐六年登进士第,才华横溢,声名远扬。李公麟的绘画造诣颇深,其作品涵盖了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等多个领域,且精于临摹。他的绘画技艺高超,笔触细腻,形象生动,深受当时人们...
李公麟(1049-1106) 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
也就是说,乾隆帝认为最后这匹马也是李公麟所绘,只是后人“窜取题识真迹”而已。然而,日本美术史学者泷精一和铃木敬等人都认为最后这匹马并非李公麟的真迹,而是后人补画的。卷末黄庭坚题跋谓:余尝评伯时人物,似南朝诸谢中有边幅者。然朝中士大夫,多叹息伯时久当在台阁,仅为喜画所累。余告之曰:伯时...
李公麟 -艺术特点 北宋的人物画,其构形技法,到北宋后期为李公麟发扬光大,线条健拔却有粗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画面简洁精练,但富有变化;题材广及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既有真实感,又有文人情趣,而且所作皆不着色,被称作“白描大师”。 李公麟对于古代的美术修养极深。对古器物和古文字具有知识,曾摹...
北宋中后期的大宋虽然逐渐走向疲惫,但是在艺术界却出了位“沉于下僚,不能闻达”,却“襟度超轶,名士交誉”的大人物,此人就是日后的著名画作家李公麟。由于专注人物画,在当时产生重要影响,成为被广泛认可和模仿的典范。 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据说其先祖是南唐先主李昇的后裔。公元1070年,他中了进士,先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