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0.07-1993.12,同济大学,化学系,讲师 获得学术奖励李光明(3/3),废旧轮胎热解资源利用的集成技术,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 李光明(2/7),低能耗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1 李光明(1/5),上海世博会现代科技成就展示与传播,上海市科学技术...
李光明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贺文智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菊文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竟成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作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510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413 同济大学31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8 同济大学化学系13 上海华谊...
李光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申请或授权专利11项,主编、参编教材4部。1996年和2009年分获上海市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1997年被评为上海优秀青年教师,1999年获宝钢集团优秀教师奖,2007年、2011年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
作者:李光明.博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教师。研究方向为包括水质控制与水资源利用过程在内的污染预防与控制过程。曾任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荣誉教授(Honorary Professorship of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 (2007年-2012年):兼任上海重金属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再生资...
摘要:李光明教授作为高校教师,用一己之长为社会服务,用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人师表,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意志力。 李光明,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预防与控制过程研究。承担完成多项国家水污染控制、废物资源化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获上海市科...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申请或授权专利11项,主编、参编教材4部。1996年和2009年分获上海市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1997年被评为上海优秀青年教师,1999年获宝钢集团优秀教师奖,2007年、2011年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2010年获国家“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表彰。
自1990年7月起,他一直在同济大学工作,先后在化学系、高等技术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职,逐步晋升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现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全职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李教授涉及化学工程与工艺、胶体与界面科学、催化和水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特别关注污染预防...
工作经历1990年7月起到同济大学工作至今,先后在化学系(1990-1999年)、高等技术学院(2000-2001年)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年-现在)工作,历任讲师(1990年)、副教授(1994年)和教授(2000年)。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先后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胶体与界面科学、...
李光明,硕士,主任医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学专业,获肿瘤学硕士学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分会委员,宁波市乳癌防治中心委员,从事乳腺外科、肿瘤外科20年,擅长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各种手术的精细规范治疗,精于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每年完成各种乳腺手术900余台(包括乳腺癌保乳及各种根治手术)),善于结合最新国内外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