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占据台湾的郑经一死,李光地便立即上奏收取台湾,并建议任用熟悉海上情形的内大臣施琅领兵攻打。康熙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收复台湾。李光地因此为清朝立下了一大功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光地因荐施琅率军统台有功,被擢升为掌院学士。从此李光地步步高升。三年后,...
李光地是生病死的。李光地在1642出生于。是清王朝康熙皇帝年间的大臣,也是一位理学名臣。1670年,李光地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并且考中了进士,在康熙在位期间李光地曾经担任过翰林院编修。李光地帮助过康熙皇帝平定了三藩造反和统一台湾,康熙皇帝为了嘉奖李光地升任他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1717年康熙皇帝召唤...
李光地在明珠60寿宴上宣读弹劾疏让明珠极其难堪,这和胤褆私自决定刺死噶尔丹并斩下葛尔丹首级何其相似,大半都是出于报复的私心。康熙听后,对2人的行为件都严加斥责!后来,李光地奉命操了大阿哥胤褆府邸,复命康熙时还特地提出四阿哥,八阿哥闭门谢客,烧毁来往书信有嫌疑等等,大有欲将权贵们弄得惶惶不可终日的嫌疑。或许...
康熙五十五年的时候,李光地死在了任所,康熙皇帝得知李光地的死讯后,十分悲痛,派了恒亲王允祺前去吊唁,赏赐了一千两黄金,谥号文贞。 对于李光地的评价,历来分歧不断,一种是正面的评价,也就是说他为官十分清廉,勤于政事,关心民间的疾苦,可以说是清朝的名臣之一;另外一种是负面的评价,比如全祖望说他年轻的时候卖友求...
历史上李光地怎么死的?与蓝齐儿什么关系?李光地一生为大清王朝做出不少突出贡献,作为汉臣能够在清朝达到如此地位甚是不易,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因甚得圣上信任,遂多次遭众臣弹劾,言语攻之,但圣上均以其贡献保之,未降罪。李光地对程朱理学也深有专研,为清代著名理学家。
及翰林院检讨张照等所辑《篆字经文》等书,时年七十六岁。此事,又引起不少人的非议,以为李光地贪图禄位。五十七年(1718)正月,内阁议上孝惠章皇后尊谥疏中未写章皇后字样,部议李光地等大学士“甚属错误”,应各降三级。康熙帝予以宽免。四个月后的五月二十八日李光地病逝,享年七十七岁。
李光地死因: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墓原为石构,外观呈“风”字形,墓碑、石翁仲、石兽、华表、御制丰碑等均毁于1958...
于成龙:因年老而死。 其他八位大臣包括(明珠,姚启圣,李光地,佟国维…)都是因病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十大重臣中,有很多汉臣,像李光地,因为他们被重用,也快速使满清政权得到稳定。 这是满清总结了元朝的经验教训之后,得出的最好的选择。 也正是因为,清朝接受了汉朝文化,使用大量汉人帮助治理天下,也使得清朝...
李光地怎么死的 李光地一生为大清王朝做出不少突出贡献,作为汉臣能够在清朝达到如此地位甚是不易,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因甚得圣上信任,遂多次遭众臣弹劾,言语攻之,但圣上均以其贡献保之,未降罪。李光地对程朱理学也深有专研,为清代著名理学家。 李光地在“三藩之乱”后开始走上步步高升的官场生活,为官清廉,政绩显...
康熙“十大重臣”都是怎么死的?除了索额图因为参与了皇子们皇位的争夺,被康熙赐死之外,其他九位都是老死或病死。 从死亡方式来看,康熙皇帝待人还是不错的,另外,作为入关称帝的少数民族,康熙皇帝重用了很多汉臣,如姚启圣,于成龙,李光地,佟国维等人,“以汉制汉”的治国方略使得满清帝国快速的走上了正规,并延续了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