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侗 李侗,生卒年不详,是唐肃宗李亨的第十三子,母亲是张皇后,至德二载十二月,与彭、兖、泾、郓、襄、杞、召、兴、越九王同封。人物生平 定王李侗,生卒年史载不详,肃宗李亨的第十三子,母亲是张皇后,至德二载十二月,与彭、兖、泾、郓、襄、杞、召、兴、越九王同封。宝应初薨。
朱熹初见李侗时,海阔天空地谈了许多“禅道”的学说,李侗不以为然,直言说:“汝恁地悬空理会得许多,面前事却理会不得。道迹无玄妙,只在日用间著实做工夫理会,便自见得”, “默坐澄心”就是要他细读经学,去儒家经典中求义。当时,朱熹心存不悦,对...
李侗是个“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国者,他竭力主张抗金,反对与金兵议和。他对朱熹说了三点:首论“大学之道”,次言今日“非战无以复仇”的理由。三述古圣王制敌之道。而正是朱熹将李侗的这番见解转达给了孝宗,孝宗甚喜,对朱熹更加赏识。由此可见,李侗不仅是一位学问精深的学者,更是一位具有强烈...
1:李侗(1093~1163)字愿中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生于北宋哲宗元佑八年死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享年七十一岁;学者称为延平先生。李侗师事罗豫章(从彦)豫章教之静坐要他于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前气象间授以〔春秋〕、〔中庸〕、〔语〕、〔孟〕等书;李侗从容潜玩有会于心。数年以后李侗摆脱一切世俗...
李侗 李侗,唐宣宗时担任过衡州刺史。作品有《广川书跋》等。李侗,工书,唐衡州门记大中四年(850年)侗为刺史,因治郡署,立通门刻石记其封所本。不见书撰人名,盖侗所为也。
一、李侗的“洒落”思想 李侗“洒落”思想的产生是有一定背景的,他说:“今学者之病,所患在于未有洒然冰解冻释处。纵有力持守,不过只是苟免显然尤悔而已,似此恐皆不足道也”。因此,李侗把洒落作为一个重点问题加以强调,并提出了达到洒落的基本路径。
李侗,字愿中,号延平先生,生于北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卒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他自幼聪颖,少习举子业,但很快便放弃了科举之路,转而专注于理学研究。李侗的学术渊源主要来自罗从彦,罗从彦是杨时的弟子,而杨时则是程颢、程颐的弟子。因此,李侗是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一生隐居山林,专心体认...
张皇后为了自己的权势争夺皇太子位的控制权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拥立自己的儿子李侗,改立越王李系的确有些说不过去。那么张皇后为什么要舍弃儿子定王李侗,改立越王李系呢?这个问题还要从当时唐朝所面临的政治局势说起。当时正处于唐肃宗李亨的晚年,政治斗争非常激烈,皇位的传承也出现了很大的变数。主要因为安史...
古人尊称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为延平四贤。李侗一生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他的最大功绩莫过于培养和成就了朱熹,可以说李侗对朱子理学的创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正是由于李侗慧眼识英才,耐心说服、引导、教诲朱熹,朱熹才得以逐步接受了“理一分殊”观点,并将“太极”与“理一分殊”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