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明孝宗下召李东阳与刘健、谢迁入乾清宫共同领受顾命。当明孝宗死后,明武宗即位。七月,李东阳以辅导太子之功与谢迁同升少傅仍兼太子太傅。李东阳又向新皇帝提出了辞呈,刚即位的明武宗与他父亲一样没有同意。不仅如此,同年的八月十三日,李东阳与谢迁同授光禄大夫,勋柱国,皇帝还赐李...
明朝正德年间,刘瑾等八个太监倚仗权势胡作非为,受弘治遗命的三位顾命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开始了一场弹劾“八虎”的斗争。结果,昏庸的正德一心护着刘瑾等人,刘健、谢迁只好辞官而去,李东阳也多次请辞,但未被批准。 从此,李东阳踏上了一段艰难的做官和为人的途程。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人。他出...
正德元年内阁三辅臣谢迁,刘健和李东阳请求致仕,结果正德皇帝,最后只同意内阁首辅和次辅辞职,留下了李东阳,李东阳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正德朝的首辅,摊上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李东阳心力交瘁,屡次上表请求致仕,正德皇帝朱厚照一律不允许,终于在正德七年年底退休,直到十一年七月去世,是他生命中最后三年半...
从宋代之后,历朝文官都对“文正”这一谥号梦寐以求,是因为这是对一个人生平道德的最高评价。而“文正”难以获得,也是因为它的评价太高,所以一般统治者,是不会轻易将此谥号赐人的。除非这个人,对国家有极大的贡献。有明一代一共有五人获得谥号“文正”的人,这5人分别是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和...
刘健、谢迁致仕以后,焦芳、王鏊人阁。王鏊被认为是正人,他与李东阳的关系不好,并在正德四年致仕。焦芳为人十分霸道,学识亦差,所以有人说:“不学如芳,亦学士乎?”他对刘健有怨言,竟然“于众中嫂骂”;为了抵消焦芳的作用,李东阳引荐更能委曲求全、更善于应付宦官集团的官僚杨廷和入阁,取得了一些收获。
李东阳当时的主张是将八虎发配到南京,更何况人家八虎也答应,到南京就不再参与朝政。但是谢迁、刘健却死活不肯同意。 难道是李东阳软弱吗?肯定不是,因为能决定这件事情的是朱厚照,而朱厚照又是倾向于八虎,整个明朝哪里有大臣能够将皇帝逼到杀一个自己不想杀的人?
到了弘治八年,李东阳正式入阁,他与刘健谢迁两人所组成的内阁足以与“三杨”所组成的内阁相提并论。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弘治中兴”的盛世被开辟出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明孝宗去世的时候,李东阳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太子即将登基为皇的朱厚照。
谢迁和刘健选择辞职,这是他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是李东阳并不认可。他倒不是为了那点荣华富贵,他担心三位内阁大臣同时离职,或许会引发更大的灾难,甚至会波及他们的妻儿。 李东阳是明智的,他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见识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也着手化解了生命中的危机。可是谁曾想过,他自始至终,不过是一个读书...
内阁首辅刘健、次辅李东阳、谢迁,当廷向皇帝朱厚照提出了辞职。 朱厚照的批复很快下发内阁:同意刘健、谢迁两人退休回家。 事后,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八虎”,也由小跟班,一夜进化成为权势滔天、炙手可热的大太监(刘瑾控制司礼监,邱聚掌管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张永等人接管御马监和京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