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又名李东垣,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今河北省正定人。他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由于他在脾胃方面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十分强调脾胃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中,脾胃属土,因此世人也称他为“补土派”。由于医术非常高超,所以人称“金元四大家”之一,所创的学说一直流传至今,造福世人近千年。李杲自出生...
李东垣师从张元素,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体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为了总结多年临床经验,从理论上阐明“内外伤辨”,纠正...
宣德的侯经略,他的妻子得了崩漏病,医生们都治不好。李东垣切了她的脉,用纸把她的症状一条一条的写下来,多到四十多种。给她服药后,第二天就减少了二十四种。前后服了五六天的药,病就好了。侯经略给了李东垣很丰厚的报酬以示感谢。李东垣治病的情况大都象这个样子。他特别擅长于伤寒、痈疽、眼科疾病。...
值得指出的是,补中益气汤治疗譬如重症肌无力,黄芪剂量比要高于东垣原方所示,并配合系列补肾温阳的药物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毕竟东垣本身设此方的原意并不是针对重症肌无力相关症状的。所以这一事例让我领会到古方今用时既要守成,又不可拘泥的道理。总结,李东垣用药组方特点:其特点之一:药味多而有章可循,...
《大国医之李东垣》 所属栏目:百家讲坛 所属频道:CCTV-10科教 年份:2011 简介:李东垣是金末元初的一位名医,他所创立的补中益气汤至今成为千古名方。他虽出生于富贵人家,但洁身自好、志向高远,在经历了瘟疫、饥荒、战乱等种种灾难后,从一个小官吏成长为中医史上一位著名的医生。...展开全部...
李东垣在《脾胃论·用药宜禁论》中指出:“人禀天之湿化而生胃也,胃之与湿其名虽二,其实一也。”认为湿病多与脾胃有关。兹就其具体的治疗整理出9法,列举如下。1 袪风胜湿法 此法多用于风湿之邪在表,见一身尽痛。或手足太阳经为风湿之邪所袭,见头痛、项似拔、腰似折、腿痛等证候。李东垣从《...
所以李东垣医学思想的“不传之秘”:一是“甲己化土, 此仲景妙法也”。知道李东垣的医学思想来源于《内经》和张仲景。《内外伤辨惑论·临病制方》说:“易水张先生(张元素)云: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家,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所以李东垣必以《内经》、...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李东垣开创补土派,临证善用甘温之品补脾胃、养后天,对后世影响巨大。其“甘温除热思想”历来为人称道,所创相应方剂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名方至今为临床应用。本文就甘温...
最值得研究的,是东垣运用活血化瘀药的各种方法。有人认为,活血化瘀法,就是用活血化瘀药。一般而论,这是不错的。问题是瘀血症的病情,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有气虚导致血涩,亦有血瘀兼挟气虚的。有气滞血瘀,亦有瘀阻导致气滞的。有血瘀挟湿,有瘀郁化热,亦有寒凝脉涩而血瘀的。又有上部血瘀,多为气逆或...
肚子胀满疼痛、没有食欲,名医李东垣:7味中药,还你健康的脾胃 说到脾胃病症,那么我们不就不得不提及金元大家李东垣,作为“脾胃学说”的代表人物,李东垣在脾胃病症的治疗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与此同时,他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著名的经典医书,比如《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等,这些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