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类器官的应用,李一伟表示,类器官在不同领域具有发挥不同的功能。在生物领域,类器官相当于是一个研究模型。“比如研究人类大脑发育,相较于动物模型,类器官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能够实现动态培养和观测,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基因编辑,并且其发育过程中还能呈现出动物模型所不具备的人类独有特征。”他说道。在医学...
“其一,用于个体化患者药敏检测,比如针对肿瘤患者,通过取患者组织样本培养成类器官,借助类器官来帮助患者筛选出最有效的药物,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大幅减轻患者痛苦;其二,药物研发,相较于动物模型,类器官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关键在于很多疾病没有动物模型,而类器官可以填补这一空白;其三,再生医学,类器官可以看作是干...
湖北日报讯(记者方琳)3月8日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一伟带领团队成功研发类器官智能制造和高通量生产系统,开展产学合作,有望近期推向临床,为癌症患者提供个体化类器官构建和药物评估服务。据了解,类器官是人工器官的一种,是疾病研究和新药开发的利器。成功构建人工器官,可以...
这两个技术分为类器官技术和单细胞分析技术。类器官技术就是将人体组织中的干细胞或肿瘤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成三维小型器官,以此作模型研究疾病或发育中的问题。单细胞分析技术则是针对组织中单个细胞的高通量组学分析技术和物理力学测量技术。 科学上...
因在研课题需求,李一伟教授课题组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6名。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原则。 一、团队介绍 李一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类器官工程、蛋白质相分离和生物物理、微流控设备技术。2021年至今,团队以通讯或一作发表的学术成果包括:Nature Chemistry 2024;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Cell ...
因在研课题需求,李一伟教授课题组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6名。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原则。 一、团队介绍 李一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类器官工程、蛋白质相分离和生物物理、微流控设备技术。2021年至今,团队以通讯或一作发表的学术成果包括:nature chemistry 2024;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cell ...
因在研课题需求,李一伟教授课题组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6名。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原则。 一、团队介绍 李一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类器官工程、蛋白质相分离和生物物理、微流控设备技术。2021年至今,团队以通讯或一作发表的学术成果包括:nature chemistry 2024;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cell ...
因在研课题需求,李一伟教授课题组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6名。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原则。 一、团队介绍 李一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类器官工程、蛋白质相分离和生物物理、微流控设备技术。2021年至今,团队以通讯或一作发表的学术成果包括:nature chemistry 2024;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cell ...
类器官与微组织工程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 团队名称:Yiwei Lab 团队介绍:www.yiweililab.com 李一伟 同专业博导 同专业硕导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