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兵源方面的差距。嫡系部队只要带有 “整编” 二字,如整编 74 军,在战争中即便出现大量人员伤亡,也不会被撤掉番号,反而会得到增编。而杂牌军若损失过大,军政部则可能对其进行缩编,甚至撤掉番号。这种不同的对待方式,使得杂牌军在战争中的生存空间更为艰难。其次是军费的巨大差异。中央嫡系部队的满编师...
然而在扩编军队时,大部分新编制都是中央军,各部杂牌军要么就是所获得的编制有限,要么就是空有编制而无兵力武器填充。而且一些杂牌军在战损严重或作战不利时,番号也直接被裁撤,这就导致了不少杂牌军将领心有顾忌。事实上老蒋对杂牌军一向就看不顺眼,因此便通过各种手段削弱杂牌军的力量,包括但不限于:第一:...
当然,第2集团军使用这样的弹药来源,并不能占到主流。其主要的迫击炮弹来源,还是由第五战区来负责补给。当时老蒋对孙连仲部的作战比较看重,激战期间多次问询,甚至还下令何应钦补给孙连仲6000名新兵,所以在老蒋这一层不会卡住第2集团军的炮弹补充。而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其本身就出自杂牌军中的桂系,加之...
杂牌军的功与过 功过参半 纵观整个抗战,杂牌军表现得可谓是功过参半。一方面,他们在关键时刻打出了不俗的战绩。晋绥军、绥远军、黔军等部队凭借顽强意志和灵活战术,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杂牌军表现不佳,有些甚至选择投降或叛变,比如孙良城、吴化文等人,这些“墙头草”的行为无疑给抗战事业...
庞炳勋的部队只有13000人,还是个待遇不怎么好的杂牌军,为何有众多武器弹药?其实庞炳勋队伍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他也在时刻为自己的部下谋求更多优秀的武器装备。庞炳勋在率领部下作战的时候,就从战场上缴获了很多的轻重机枪。而且庞炳勋在战场上喜欢保存实力,也因此没有丧失太多的武器装备。随着军队的不断扩编,庞炳勋...
李西开(任职时间1948.10--1949.4.29),黄埔三期,云南开远人,1949年4月9日,在安徽郎溪被俘。后事不详。这支杂牌师,七位师长,两个黄埔一期,两个三期,一个二期,一个四期,一个留洋学霸,厉害不?说明,蒋老先生为了改造杂牌军,还是下了血本的。而且这些人,多数是经王耀武的手安排的。 #历史# ...
可蒋介石手下有支杂牌军规模庞大,总兵力曾一度达到了13000人,在福利待遇不好的情况下,还装备了660挺机枪,它的这些装备是从哪里的?被收编的庞炳勋 这个杂牌军就是庞炳勋的部下,庞炳勋此人曾两次从军,第二次从军时已经41岁,后来跟随各部先后参加了直奉战争、北伐战争,成了冯玉祥西北军的一员。中原大战爆发后...
战力需要抗战爆发之初,中央军独木难支,为杂牌军提供了生存土壤。相较中日两军,两军在轻武器上不相伯仲,普遍装备的ZB26式轻机枪质量还优于日军的大正十一式轮机枪。两军在重武器上,实力判若云泥,中央军一个团有一个迫击炮连,装备4-6门82毫米迫击炮,而日军一个中队,编制相当于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就拥有6...
所以说在军费上的差距,就成为杂牌军难以扩充的绊脚石。1940年之前,八路军每个师每个月能够领到的军费也不过是6万元,而这也只是中央嫡系军的四分之一,与杂牌军比也就是他们的一半。光说这还不算什么,因为嫡系部队的长官多数是老蒋的心腹,所以他们在晋见或者是述职的时候,老蒋都会给他们一笔“特支费”,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