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童蒙 朱童蒙是明朝万历38年(庚戌科)进士,历任延绥巡抚、大中丞、都察院右都御史、资政大夫等职。他一生著作甚丰,有20多部,主要有《疏草》、《勘辽录》、《勘辽纪事》、《抚延章奏》、《独葵轩文集》、《独葵轩诗稿》、《楚遊录》、《粤西于役志》、《武闱与事》、《论兵尺牍》、《易翼》、《朱氏族...
朱童蒙虽然抑郁不得志而亡,但他在其位谋其事,确实为大明的稳定和延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可惜宦官当权,形式过于混乱,个人力量已经无力回天,怕是想及此,才让这位辛苦的清官含恨而亡吧。
东林党有几位品德的确高尚,但在党争这方面,他们跟阉党没什么区别,都以搞死对方为第一要务。因为朱童蒙的求情,熊延弼没死,朱童蒙就成了东林党的眼中钉,遭受东林党的狂轰滥炸,被贬出京。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作为中立派的朱童蒙被东林党打压,却被阉党魏忠贤看中,在阉党整垮东林党后,魏忠贤就开始力挺...
朱童蒙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他熟读兵法,足智多谋。万历壬子年任兵部给事中,时值边关狼烟迭起,朱童蒙奉旨守边,督兵作战,指挥有方,三战俱胜。回兵复旨,升苏松宪臬,继升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又升太仆寺少卿。不久,朱童蒙又奉旨巡抚延绥,守榆林关。朱童蒙多方设计、相机调度,屡战屡胜,功绩卓著,使边境安宁数年。明万...
朱童蒙,字求我,号五吉,又号独葵轩主人。济南莱芜城子县人,明代万历元年(1573)出生。朱童蒙5岁随父在外,7岁入学堂,19岁补邑痒生,20岁补增广生,26岁在济南教私塾。28岁时,恰逢山东督学使在全省招收人才,以“五义论策在其中”为题,应试者3000人,朱童蒙名列第一,因补廪膳生。31岁登贤书。万历...
朱童蒙(1573年—1637年),字求我,号五吉,又号独葵轩主人。公元1573年(明万历元年)出生于莱芜城子县村。其父朱绅,明隆庆二年选贡二十人,为第一名。初任河北元氏县知县,继任井陉、阜平、隆平、饶阳、曲阳五县丞,后任陕西镇安县令,在任吏畏民服。朱绅一生不慕钱财,重视子女教育,家教严格...
朱童蒙入仕后正值明朝末年,在其任中书舍人期间,正是党争最激烈的时期。他曾坚守中立,独持国是。天启二年,朱童蒙因调查东林党人熊廷弼边关失守并弹劾宪臣邹元标、冯从吾建“首善书院”,遂得罪东林党和其他党外之人,同时也被魏忠贤党人看中。天启四年,东林党大败,魏忠贤召回朱童蒙、郭允厚为太仆寺少卿...
果不其然,朱童蒙经过全方面仔细的调查,调查结果是熊廷弼经略辽东地区一年有功也有过:其过错在于朝廷危难之际,辞职乞归,有负君恩;而在辽东这一年,熊廷弼的确有大功,力保辽东危城不失。这就是所谓的“罪浮于功”。至此,明熹宗朱由校认为熊廷弼虽然有过错,但是还是忠于国家的有才干之人,暂时放过了熊廷弼。
朱童蒙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在熊廷弼案之中,他帮了东林党,因为就是他去辽东审视了熊廷弼的功绩,那个时候朱童蒙是兵科给事中。 等朱童蒙回来上奏,全面陈述了熊廷弼的功绩,说辽东士民对他垂泪称道,说几十万生灵都因为廷弼一人才得以保存。 在最后,朱童蒙却说熊廷弼在蒲河战役中敌人进攻沈阳,他驱马前...
齐鲁第一村,莱芜城子县村,明末清初,走出豪放进士朱廷位。朱廷位者,为朱氏莱芜一族,一门两进士之一。朱童蒙、朱廷位,二人同宗同祖,皆出自嬴牟古都城子县村。上溯朱氏始祖,先由河北枣强县迁居莱芜朱家庄,繁衍生息,逐渐发展壮大,居住地逐渐向四处扩展,境内散处二十多个村,成为莱芜名门望族。七世朱童蒙,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