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乃是在下理学思想之重要观点。且听老朽细细道来。 “天理”者,乃自然之规律、道德之法则也,是宇宙万物运行之根本原则,体现着事物之必然性和客观性,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而“人欲”,则指人之私欲、贪欲及不合理之欲望,是人性中恶之部分的体现,被视为违背天理、扰乱人心之因素。 “存天理”,...
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存”是“存在”的存,“灭”是“毁灭”的灭。王阳明说“纯天理,去人欲”,这个“纯”是“纯粹”的纯,“去”是“去除”的去。两者说法不同但意思相近,都是要保留住纯粹的天理,去掉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人欲。那么,“纯天理”为什么一定要“去人欲”呢?无论是老子的《道...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宋明理学中的天理、人欲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天理是客观规律,人欲则是无视规律的任意妄为。第二层:有意识地遵循客观规律,把生命之意义拓展于更广大时空,是为天理;欲望不受理性支配,为外物所牵役,把生命封闭于狭囿时空,是为人欲。其表达的主要...
“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 就是去恶。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但这句名言并非由朱熹发明。长期...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是南宋朱熹的思想。把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天理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朱熹:“存天理、 灭人欲”究竟什么意思 2023-12-31 06:48:4211:34 168 所属专辑:脉动中国:传统文化30讲 喜欢下载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1 儒道互补1:天地有情还是无情? 1382023-12 2 王阳明:差点完成儒家的“新教改革” 1512023-12 3 朱熹:“存...
朱熹讲:存天理,灭人欲是什么意思?看视频了解真实的朱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董仲舒及其之后的程颢、程颐、朱熹的伦理道德的学说,是孔孟礼教的普遍化与宗教神学、天命天理等客观唯心主义统一的形成,加强对封建主义社会秩序的理论支持,让人们在礼教普遍客观化的同时借助宗教等神秘主义的观念驯化人们对封建皇权的服从,封建主义社会的伦理政治理论掩盖了人本体的绝对地位、片面化人本体道德行为——社会自...
意思是: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即佛教讲的三毒。后世人断章取意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 词语由来: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但这句名言并非由朱熹发明。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