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420年完工以来,紫禁城的布局基本保持不变,虽然清朝(1644-1912)的皇帝增加了一些新的建筑和花园,但整体保持着明初时的风貌。自从完工时起,紫禁城就不断受到火灾的威胁。 宫殿建筑主要由木材制成,很容易受到雷击、用于照明和供暖的明火、甚至还有表演用的烟火的威胁。为了应对火灾的风险,在宫殿周围放置了数百...
”从大臣们的神态和语气中,朱棣虽然感觉到还是有些言不由衷,但营建北京宫殿一事终于挑明了,将来迁都一事也会水到渠成。想到这儿,他不动声色,起身退去。自此,已经秘密营建10年的北京紫禁城,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楠木金砖运抵北京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册封诸子为亲王,分封各地。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后...
第二个原因,就是朱棣与其父朱元璋,朱棣同样犯下了叛逆之罪,南京、皇宫中,不知多少冤魂,都死在了朱棣的手中,虽说有些迷信,可这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常态,大家都认为这是不祥之事!而朱棣也能以此为借口,让众人对他的迁都表示完全的赞同!1,北京是朱棣的大本营 首先,朱棣于1380年被任命到北平,之后的二十多...
明成祖朱棣 朕修建紫禁城,实乃出于多重考量。 其一,乃为彰显皇权之尊严。紫禁城作为皇宫,乃天下之中枢,朕之居所,自当宏伟壮丽,以显皇权之无上。其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中轴线贯穿南北,象征朕权柄之稳固,威仪之浩荡。 其二,亦为加强中央集权之需。紫禁城不仅是朕之居所,更是国家政治之中心。朕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意...
用近20年迁都,历时14年修建紫禁城:朱棣与北京的“缘”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来600岁生日。当年紫禁城是如何选址的?这就不得不提到定都峰——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辖区一座小山峰。定都阁 刘玉奎 摄 登上定都峰之前,我曾在三个地方望见峰顶的阁楼——定都阁:一是长安街西延线上的石景山路;二是老山郊野...
紫禁城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明王朝的皇帝及其眷属居住的皇宫,除了为他们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这里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因此,明代的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紫禁城”。扩展...
他是一位有远见和野心的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提升朝廷的威望,他迁都北京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紫禁城。本文将从背景、迁都原因、设计规划和影响等方面探讨朱棣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明朝迁都的背景。在朱棣继位之前,明成祖的祖父朱棣太祖迁都南京,将紫禁城建在明永乐皇帝...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个朝代的办公及起居宫殿,它见证了创立人明成祖朱棣到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的命运,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紫禁城的发展史,以及紫禁城的由来。 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他的封地就是北京。经历过靖难之役的朱棣顺利攻下帝都应天,于永乐元年(1403年)登基,成为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
虽然遇到不少反对之声,但朱棣以铁腕震慑,坚持迁都。 1406年,朱棣下令修建北京皇宫。 1417年,建筑材料终于准备完毕,开始建宫殿。 1420年,故宫建成。 1421年,朱棣正式下令迁都,然后带着老婆孩子、王公大臣、部队百姓等等一起搬到了北京。 2 We are 伐木累 建造故宫,光是准备材料就花了11年。 是工匠们偷懒吗? 并...
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紫禁城其实是为了给迁都北京这一事做准备,而这紫禁城是在1417年正式开始建造的。藩王时期,身为燕王的朱棣一直就藩于北平,具体时间为1380年至1402年。其中在1399年时朱棣以为国“靖难”为名发动兵变,期间与朝廷之间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战争,最后于1402年战胜朝廷。获得胜利的朱棣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