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海外中国学在国内兴起,学界对如何开展海外中国学存在理论困惑,朱政惠即对此领域研究方法论做出开拓贡献。朱政惠先生深入阐发“接受史学”理论,指出史学包括史家知识生产和史学知识社会接受两大环节,社会接受决定了史家知识的生命力,并促使史家知识的更新。朱师指出,“学术价值不是先验的观念,必然以满足...
[ 朱政惠著:《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后记。]这种劲头让最后一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魏斐德教授震惊了,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还像学生这样折腾啊!”2001年9∙11事件前一天和事发当日, 朱政惠恰好在华盛顿、纽约,与恐怖袭击擦肩...
朱政惠:现在我们是这样处理的,汉学研究还是比较多地指海外学者对中国人文学术的研究;中国学则比较全面,是海外对中国的全方位探讨,包括对现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如果很正式的场合,就叫中国学,因为中国学可以包括汉学,但反过来就不行。汪荣祖:可是外国人把他们混淆了,比如有时他们叫中国人Chinese,经常仅指汉族,...
2023年11月13日是先师朱政惠先生逝世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追随朱师的一幕幕场景又一次一一浮现于眼前。朱政惠先生 “不知其名”的初次相见 我与朱师的第一次相见,是2004年3月的一天,彼时正是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入学考试复试。当天复试之具体情形早已模糊,惟有的印象是在一间狭小的集体办公室里,几位老师各...
朱政惠(1947—2013),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教研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史学理论、海外中国学史、中外史学比较等方向的学术研究,国内海外中国学研究学科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著有《史华慈学谱》《...
朱政惠(1947—2013)先生致力于海外中国学研究,是国内海外中国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其实,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朱政惠先生主要从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他同样也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深耕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颇有见识的学者已将中国...
孙卫国:追忆朱政惠先生 2013年11月朱政惠先生遽然辞世,没想到,他离开我们竟然十年了!回想与朱先生交往的往事,不禁思绪万千,遂草此小文,寄托追思。 我进入史学史领域的时间较晚,虽然1994年9月在职读了杨翼骧先生的博士,但后来并没有专心研究史学史,一直到2007年7月,赴华东师大参加学术会议,首次见到朱先生。记得在...
朱政惠,男,1947年8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教研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方向创新团队负责人。社会兼职有: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心(国家文科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
知青部落 8 2004 作者, 编者 费正清的中国世界-同时代人的回忆 8 2000 译者 美国中国学史研究 7 2004 作者 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 2 2000 作者 全球视野下的史学 2 2011 编者 吕振羽和他的历史学研究 1 1992 作者 美国中国学史研究 0 2004 作者 > 我来报错 > 我来补充 >去 朱政惠 作者页 ©...
朱政惠先生在学术交流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就。1993年,他受到美国的盛情邀请,造访了洛杉矶、华盛顿、波士顿和纽约等城市的知名大学的中国学研究机构,开始了他的国际学术之旅。1998年夏天,香港中文大学荣幸地邀请他前往,分享大陆对海外中国学的深入研究。同年10月,他受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