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人。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 有《曝书亭集》。 词学图录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 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 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清诗别裁集 ...
朱彝尊不仅对《曹全碑》下过很深的工夫,而且对汉隶的整体审美意韵也有着准确的体会和把握,故其书作平和秀雅,古意盎然。 此卷临汉《曹全碑》,系朱彝尊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应收藏家宋荦之请而书,末识:“小长芦金风亭长朱彝尊识,时年七十有四。”左钤“朱十...
朱彝(yí)尊,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后定居秀水梅里(今秀洲区王店镇),故居曝书亭依然保持相当部分的旧貌。朱彝尊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和领袖,也是卓有建树的词家、诗人、学者和藏书家,被尊为“一代文宗”。...
词的创作理念,朱彝尊遵从宋朝词学,挚爱南宋雅词之美。他所提出效仿南宋小令的惊人之语,在当时清朝词坛属于异类。他推崇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喜好后者词中的音律之美。另外,二人所处时代态势颇具相似,个人经历也颇为一致,因而能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因此,朱彝尊继承姜夔清空骚雅的词风,又融入自己的精力与性格,...
《桂殿秋·思往事》是朱彝尊所作的一首小令,该词作于顺治六年(1649年)。当时,朱彝尊随岳父从练浦迁居王店途中,回忆起自己与妻子的妹妹冯寿常之间的爱情往事。朱彝尊十七岁时入赘到冯家,当时冯寿常只有十岁。九年后,冯寿常出嫁,但在二十四岁时又回到娘家居住,此时她与朱彝尊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遗憾的...
朱彝尊 Yizun Zhu 性别: 男 生卒日期: 1629年 至 1709年 国家/地区: 中国 更多中文名: 竹垞 分享到 推荐 作者简介· ··· 朱彝尊(1629~1709)中国清代词人,学者。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
朱彝尊:清初词坛的忧郁才子 朱彝尊,这位清初的词坛巨匠,出生于一个昔日显赫的家族。他的曾祖父,一位明代的状元,曾在朝为官,家中藏书无数,书香门第的氛围为朱彝尊的文学修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朱彝尊这一代,家族的光辉已逐渐黯淡,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朱彝尊的童年,虽然家境已非昔日之盛...
在本文朱彝尊的五首词作中,《捣练子·烟袅袅》以江南烟雨景象为基调,构建了一幅朦胧哀伤的春日图景。《一叶落·泪眼注》着眼离别时的伤感与矛盾,通过主人公的徘徊与难舍之情,揭示了世事无常下的情感冲击。《如梦令·横塘答斜日照扉》则以江南水乡的景象勾起对往日的回忆。《南楼令·疏雨过轻尘》以春日景象引入,...
——朱彝尊《长亭怨慢·雁》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朱彝尊《解佩令·自题词集》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朱彝尊《长亭怨慢·雁》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