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应登,明朝著名文学家,年五十岁。应登才思泉涌,落笔千言,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十才子”,又为“弘治七子”之一,还与顾璘、陈沂、王韦并称“金陵四家”。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官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以副使提学陕西调云南,升迁为布政司右参政,所至以文学饰吏事。后因恃...
朱应登简介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朱应登的诗文(3篇)〕 赠刘元瑞守绍兴 明代: 朱应登 拼 繁 原 朝出承明庐,驾言还...
朱应登 - 2022-05-25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开业 所有任职企业 1 序号 企业名称 职务 注册资本 成立时间 地区 状态 1 朱 朱应登 法定代表人 - 2022-05-25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开业 老板履历 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该结果仅供参考。如对数据有争议,您可以前往页面底部【联系我们】-【用户反...
朱应登·明 华岳连冯翊,黄图别附庸。 长风开万壑,落日隐三峰。 野望浮埃合,乡心远树重。 幽求今未得,犹自抗尘容。 将从衢州陆行至常山 朱应登·明 江乡二月欠芳菲,白雾黄云惨不开。 石碓自舂知水长,布帆初饱觉风来。 旗亭唤客春尝酒,驿路怀人晓见梅。 世味已谙滩百折,山行明日又千回。 夏日游德山乾...
后因恃才傲物,中飞语,罢归。卒后李梦阳为作墓志。应登著有《淩溪先生集》十八卷行於世。明末俞宪所辑《盛明百家诗》中将朱应登与朱日藩诗作合并编成《二朱诗集》。子日籓,嘉靖间进士,终九江知府。能文章,世其家。以上来源于: 百度百科 有道词典-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词典,立即下载 ...
朱应登(1477年—1526年),字升之,号凌溪,直隶宝应县人。 明朝诗人,官员。 弘治进士,官至云南参政。 为“弘治十才子”之一。 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 历官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以副使提学陕西调云南,升迁为布政司右参政...
朱应登才思泉涌,落笔千言,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十才子”,又为“弘治七子”之一,还与顾璘、陈沂、王韦并称“金陵四家”。与景旸、蒋山卿、赵鹤号称"江北四子"。有《凌溪先生集》。 【社燕吟】 不忍轻飞去,低回绕井栏。 情知归计决,祗为别巢难。 【哭泉曲三首·其一】 筑城千仞山,崩...
《腾阳元夕》是明代著名诗人朱应登的一首代表作,通过元宵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在异乡过节的孤独愁绪。首句便传达出诗人在异地他乡感受到节日的温馨与亲近,但同时也透露出对家乡的怀念。诗中描绘的元宵夜热闹繁华,但“暗尘”一词却透露出诗人作为旁观者的寂寥。最后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在异乡的...
🍂一首诗,一段情。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明朝才子朱应登的《悯旱用夏大行韵》。这首诗以旱情为背景,寄托了作者对受灾百姓的深深同情。🌟原文欣赏:火云腾旱魃,潦水断横塘。 秋谷巳无赖,山花徒自香。 望中肤寸远,愁里祝融长。 野老犹焦思,喧喧雩社傍。🌾译文:旱魃...
朱应登《野中作》注释译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 细细朝雨零,纤纤麦苗长。丁夫荷锄出,所至成偃仰。林喧群意动,山空百泉响。佳境偶独逢,无人共幽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