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之一,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朱熹从“五经”之一的《礼记》里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并作了“章句”,即重新分章辨句,成《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又对《论...
嘻嘻,宝子呀,给你找到资源了哦! 快点击[子朱子论语集注残藁真蹟十六行.pdf]打开它吧,保证是想要的。 你是不是还喜欢什么相关的东西,快和我说说~
朱子圈号的这种用法为不少后世学者所注意,如元代朱子学者陈栎说:“《集注》凡推说本章正意外之余意,必加一圈以间隔之。”其弟子倪士毅在《四书辑释》凡例中也说:“朱子四书训释本文正意外,其通论章旨或论本文言外之旨,则圈以别之,圈...
朱子论语集注全篇及译文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逐词解释一下,“子”就是孔子啦。“曰”就是说。“学”就是学习呗。“而”在这里是个顺承的词,不用特别翻译,就像咱们平时说话里的连接词。“时”是时常、按时的意思。“习...
朱子集注孟子序说 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伋索隐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未知是否】道既通【赵氏曰孟子通五经尤长扵诗书程子曰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
论语朱子集注序说 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顔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歳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郷陬邑爲儿嬉戏常陈爼豆设礼容及长爲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爲司职吏畜蕃息【职见周礼牛人读爲樴义与杙同盖系养牺牲之所此官即孟子所谓乗田】适周问...
朱子的《四书集注》闪耀着继往开来的精神气魄。◆开创“四书”经学时代 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汉唐及之前的儒家学者对“六经”(即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其中《乐》已失传),很是顶礼膜拜,而且喜欢采用对“六经”的训诂方法来治经,不太注重通过治“六经”来阐发义理。北...
朱子在《中庸》章句集注中提出了学习中庸的具体方法。他强调通过修身养性,坚守中道,追求平衡,才能真正领悟中庸思想的真谛。通过不断努力,人们可以在实践中逐渐达到中庸的境界。在现代社会中,中庸思想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面对各种困境和冲突时,可以通过中庸思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朱子的《中庸》章句集注为...
继往开来是朱子首创的词,更是朱子毕生的追求。王阳明评价说:朱熹的精神气魄宏大,早年他立志效法圣贤继往开来。因而他一直在著述上苦下功夫。朱子的著述很多,而《四书集注》则是其继往开来的最好写照。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最早提出“四书”概念的是北宋的程颢、程颐。
朱熹集注: 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本,谓身也。所厚谓家也。此两节结上文两节之意。 以上就是《大学》第一章原文和朱子集注。 这第一章,朱熹认为是孔子的言论,是曾子记录下来的。因此在《大学》中处于统领的地位,被称为“经”,而后面十章被称为“传”。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