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朱友贞毕竟是皇帝,毕竟也是从步步惊心的杀伐权谋中脱颖而出才走到如今的,你大小也是一个人物,面对军事战场上的不利情况,你当然也可以有负面情绪,但你更应该具备快速调整负面情绪的能力,你不能真的像普通人一样继续负面,继续消沉下去,而应该立刻研究下一步怎么做。朱友贞有没有负面情绪?他有,...
朱友贞天生就不是甘愿屈居人下的性格。如今朱友文这个障碍被清除,登上皇位的朱友珪就成了他夺取帝位的最大阻碍。更糟的是,朱友珪在处理朱友谦叛乱和杨师厚专横时表现得很不得当,这让他逐渐失去了大臣将领们的信任。这种局面正好给了朱友贞可乘之机,让他能够拉拢那些对朱友珪统治心怀不满的皇亲国戚和功臣们。...
朱友珪即位之初,对朱友贞表现出高度信任。这一信任关系源于两个关键事件:在弑君行动中,时任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的朱友贞默许了朱友珪的计划;随后,朱友贞奉命处决朱友文,进一步巩固了朱友珪对其的信任。基于这些事实,朱友珪不仅对朱友贞进行了官职晋升,还将汴州这一重要军事重镇交由他管理,充分体现了对其的器重。...
朱友贞,又名朱锽、朱瑱,生于唐光启四年(888年),是后梁太祖朱温与元贞皇后张惠的嫡子。他容貌仪表俊美,性格沉稳,寡言少语,自幼便喜好与儒士交往,这在他那个武将辈出的家族中显得尤为特别。唐光化三年(900年),朱友贞被授职为河南府参军,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然而,朱友贞的早年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
朱友贞,自小就生得容貌俊秀,透着一股子灵气。他为人仁厚,性格沉稳寡言,与那些飞扬跋扈的权贵子弟截然不同,他不喜欢参与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反而独爱与儒士们结交。那些儒雅的读书人,时常围坐在朱友贞身旁,谈论经史子集,讲述治国安邦的道理。唐光化三年,年仅12岁的朱友贞,被任命为河南府参军。官职虽小...
朱全忠于912年去世后,朱友贞继位,成为后梁的皇帝,年号“龙德”。他在位期间,面临着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外部的军事压力。朱友贞虽然继承了父亲的皇位,但却缺乏统治的能力和经验,导致了后梁政权的逐渐衰弱。在他统治的初期,朱友贞试图巩固自己的权力,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稳定政局。然而,权臣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特别...
将自己关在建国楼数日的后梁皇帝朱友贞深知大势已去,亡国难免,便将都指挥使皇甫麟召到了建国楼,对其心灰意冷地说道:“梁晋乃是世仇,朕绝不能向他们投降,你赶紧将朕杀了,以免朕落在他们的手上受辱。皇甫麟一听后梁皇帝朱友贞这是要让自己杀他,当即脸色骤变,跪倒在地,对朱友贞说道:陛下,微臣只能够替...
活脱脱地彰显出朱友贞那仁弱乏武且错信奸佞的亡国之君模样,实言讲,朱友贞绝非平凡之辈,纵然身为亡国之君,然而其才能远胜于其他朝代的诸多普通君主,他的个人能力遭到了极大的低估,并且其个人形象也要比史书记载中所呈现的繁杂许多。毕竟能够于五代的乱世之中执政长达十年之久,成为五代时期在位时间最为长久...
朱友贞完全就像是个心慈手软、没本事还瞎信坏手下的亡国之君。但其实,朱友贞这人并不简单,虽然是亡了国的皇帝,但他的本事可比很多朝代的君主都强,他的能力被大家小看了,他的真实形象也比史书上写的要复杂许多。能在五代那个混乱时期稳稳当当坐上十年皇位,成为五代君主中在位最久的,这人的本事可真不...
但朱友贞在政治上对于外戚过分信任,赵岩,张汉杰等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外戚,一跃成为朱友贞最重要的参谋。他们对于军事行动的过分参与剥夺了将领们的指挥权,梁末帝甚至推出了监军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住了后梁将领的能力,名将刘鄩就感慨道:主上深居宫禁,未晓兵机,与白面儿共谋,终败人事。在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