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靖,1895年10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朱克靖受党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7月,朱克靖按党的要求回国,被派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6年7月,随第三军参加北伐战争。...
1938年1月21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朱克靖担任团长一职,专门负责战地宣传和民运工作,其成员大多数是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奔来的爱国青年,有新闻工作者,也有作家,但比重最大的是大学生和中学生,分成戏剧、绘画、歌咏、通讯、民运等几个大组,他们都是怀揣着一腔...
1945年12月,朱克靖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秘书长、联络部部长,策动国民党淮海绥靖公署长官郝鹏举率部起义。郝鹏举部被改编为华中民主联军后,朱克靖被任命为该部政治委员,领导对这支部队的改编和民主改造。然而郝鹏举是反复无常之人,全面内战爆发后,郝鹏举于1947年1月率部叛变革命,朱克靖被叛军逮捕。叛变发生前,他就...
为了解脱身份,朱克靖化身李竹怡,站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课,真是费尽心思啊!工资水涨船高,家里日子好得飞起,就在朱克靖憧憬着明天更美好的时候,他的真实身份又被戳穿了。有人揭穿了朱克靖的底细,还把这个八卦发给正在桂林乐呵乐呵的白崇禧。正好缺人手,白崇禧以为朱克靖早已撇开共产党,亲自请他吃饭,还希望他能...
起义失败后,朱克靖同志与其他同志失散,被迫隐姓埋名长达十年之久。在这期间,他以化名“朱笃一”在银行系统工作,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农民改善灌溉条件、购买农具,为劳苦大众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尽管生活艰难,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共产党人身份,默默等待着重新找到党组织的那一天。重获新生:抗战时期再显身手 193...
朱克靖的父母是湖南醴陵的贫困农民,他们一家都卖身给地主做工,朱克靖从小就了解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迫,他深知农民的痛苦和苦难。因此,朱克靖从小就经历着挨打挨骂、吃不饱饭的生活,但他从未放弃,他的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对革命的热爱。朱克靖自幼聪明才智,深得父母疼爱。在湖南这片民风未开化的土地上,他...
朱克靖的十年流浪 1927年,国内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杀戮共产党人。在这波动荡中,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以反抗国民党。南昌起义中,朱克靖的角色举足轻重。他出生于1895年的湖南醴陵,在年轻时就投身于革命事业。1922年,朱克靖加入共产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党内逐渐崭露头角。南昌...
解放战争爆发后,朱克靖成功劝说了一支国民党军队起义,陈老总随后授意他留在该部担任政委,负责将该部改造成一支合格的解放军部队。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支国民党军的长官郝某首鼠两端,后来见国民党势大,居然又起了反叛的心思。为了向国府表忠心,郝某将朱克靖扣押,并连夜将他送往徐州,交由陈诚看管。随后,朱克靖又...
原来他叫朱克靖。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他的身份却不一般。北伐战争时期,他是叶挺的上司;南昌起义时,他就是军党代表,级别比后来很多元帅和大将都高很多。朱克靖 01、资历深厚 朱克靖,191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朱克靖是北京大学高材生,也是李大钊的得意门生。1922年,朱克靖光荣入党,是我党第一批党员;1923年,...
朱克靖,原名朱宏夏,字竹懿,号克靖,于1895年10月在湖南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诞生这里正是“红色革命摇篮”的所在地。在那个年代,经济萧条,多数孩子都投身于家务农活,鲜有机会踏入学堂。然而,朱克靖的父母却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期望,力图通过教育来为他铺就不同的人生道路。终于,在1919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