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93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工作涉及生物纳米电化学、纳米与生物成像、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等。近年来,在基于纳米探针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开发、面向肿瘤的...
朱俊杰: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目前主要从事纳米生物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工作涉及生物纳米电化学、纳米与生物成像、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等。近年来,朱俊杰教授在基于纳米探针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开发、面向肿瘤的纳米诊疗系统的构建以及新型生物燃料电...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被引频次 20612 成果数 727 H指数 81 G指数 133领域: 化学 期刊 73.3% 会议 17.7% 专著 0.8% 其它 8.2% 总计 727篇 2011年成果数49 2014年被引量2335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Intellectualized Visualization of Single-Particle Raman Spectra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and...
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和陈子轩副教授等报道了一种单细胞体内伏安成像新策略,该策略利用费米能级响应的石墨烯电化学显微镜,揭示了金属纳米颗粒在单个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细胞的胞外电子转移过程中的催化作用,相关成果以“In Vivo Voltammetric Imaging...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朱俊杰教授近日加入英国皇家化学会分析化学领域期刊Analyst编委会,成为该刊新任副主编。 Analyst创立于 1876 年,是国际上著名的、历史悠久的分析化学权威期刊。该期刊主要报道化学分析与生物分析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文章内容不受传统学科限制,不仅涉及...
朱俊杰的学术生涯始于1984年,当时他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开始了他的专业旅程。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担任了上海建材学院的助教,积累了宝贵的教育经验。1993年,他在南京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是他学术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紧接着,他在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学术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2001年,他...
近期,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工业大学陈晓君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一种多模式协同纳米杀菌平台(Asza),包括特异性识别多目标细菌以及协同氧化损伤和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实现对四种感染细菌的广谱杀菌效果,并抑制细菌MDR的产生。该研究结合了特异性识别多靶标细菌的适配体、具有双酶活性的金纳米簇(Au NCs)及光敏剂(...
为了实时跟踪整个形成,南京大学朱俊杰、姜立萍和扬州大学马诚报道了一种基于Ru(bpy)33+与纳米颗粒表面相互作用的自调节电化学发光(ECL)显微镜。在将药物装载到纳米药物载体前后,在单个纳米颗粒“核”上原位观察到蛋白质冠数据的异质性。无标记、光学稳定和动态ECL显微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纳米颗粒尺寸和多分散性变化引起...
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84到1987年在上海建材学院任助教。1993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8到1999年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年赴美国休斯顿大学进行短期合作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