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为中统元年(1260年)修复的大都旧城司天台,俗称“汉儿司天台”;第二座为至元四年(1267年)札马鲁丁在大都宫城所建观星台,至元八年(1271年)升格为“回回司天台”;第三座为至元八年(1271年)札马鲁丁在上都承应阙宫所建 “行回回司天台”,亦称“北司天台”;第四座为...
札马鲁丁:集天文学、地理学大成于一身的元代穆斯林 蒙古帝国时代,其统治者固然对欧亚大陆进行的征服有着残酷的一面,但由于他们在很多方面主动或被动地吸收集合了多种文明的长处,在一定程度上,却也起到了推进不同地区、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发展与融合的作用。随着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驿站系统的建立,我国的重大...
#每周天文名词#札马鲁丁是波斯人,元朝天文学家。他于元世祖忽必烈登位前来到中国,曾任职于回回司天台和秘书监,编制了《万年历》,制造了多种设计精妙的天文观测仪器,对我国传统天文仪器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他所任职的秘书监曾引进多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的天文学、数学著作,如《积尺诸家历》、托勒密《天文学大成》...
第一座为中统元年(1260年)修复的大都旧城司天台,俗称“汉儿司天台”;第二座为至元四年(1267年)札马鲁丁在大都宫城所建观星台,至元八年(1271年)升格为“回回司天台”;第三座为至元八年(1271年)札马鲁丁在上都承应阙宫所建 “行回回司天台”,亦称“北司天台”;第四座为至元十六年(1279 年)郭守敬等人在大都...
一 札马鲁丁之东来 波斯史家志费尼(‘Ala u‘d-Din‘Ata-Malik al-Juwayni)记载:“650年(公元1252年)回教斋日, 蒙哥所之诸回教徒集于皇帝之斡耳朵前,盛礼庆祝此节。 先由忽毡城人(今塔吉克斯坦锡尔河南岸) 大法官札马鲁丁·马合木主持祈祷,为皇帝祝寿。 蒙哥命其重祷数次。 遂以金银及贵重布帛数车赐之...
不过,西域天文学更大规模的东传发生在忽必烈(1215~1294)登上政治舞台之后,而在其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物是一位名叫札马鲁丁的波斯人,在中文历史文献中,他有时也被称为札马剌丁。 ►2008年,为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银川市在新月广场塑造了著名回族历史人物雕像十余尊,其中包括札马鲁丁。(来自网络) 据...
札马鲁丁是汉文音译。在元、明、清代的文献中就有不同译法。《元秘书监志》译作札马剌丁或扎马剌丁。《元史·天文志》作札马鲁丁。清代修《四库全书》时,曾对汉文文献中一些民族的人名译法作了大规模的修改。札马鲁丁于此时被改作札玛鲁鼎。今取《元史·天文志》的译法,统作札马鲁丁。 关于札马鲁丁的生...
到1267年札马鲁丁向忽必烈进献了万年历一部以及西域仪象七件包括黄道浑仪天顶仪即托勒密长尺春秋分晷影堂冬夏至晷影堂即在西域天文台上流行的大型四分仪其圆环的直径达到5m天球仪地球仪这是目前所知最早将球形大地观带到中国的仪器可惜当时的汉族学者们可能极少有人能理解其意义和星盘元史天文志中对这些仪器的结构...
历史知识> 札马鲁丁 又译札马剌丁。元回回人。忽必烈即位前,征召回回习星学者。他应召,事于藩府。至元四年(1267),造西域观测仪器七种,即混天仪、测验周天星曜之器、春秋分晷影堂、冬夏至晷影堂、浑天图、地球仪和昼夜时刻之器,形制与同时期伊利汗国天文学家纳速刺丁为蔑剌合天文台所造者基本相同。同年...
札马鲁丁并非中国本土的学者,而是来自“西域”的中亚阿拉伯天文学家。他带着阿拉伯的天文书籍和仪器来到中国,当时忽必烈尚未成为元世祖,但已展现对天文研究的浓厚兴趣,他以诸王身份邀请札马鲁丁等人,称他们为“回回星学者”,期待他们在中华大地专心研究天文学。经过不懈努力,札马鲁丁及其团队在至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