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铠甲以札甲为主,《武经总要》铠甲部分共收录了四类铠甲样式和一类战马具装。这四类铠甲,除山纹甲外,皆为札甲。宋札甲工艺精良,价格昂贵,标准严格,质量管控细化到了每一枚甲叶。宋代画家李公麟所作《免胄图》局部 另外,现代甲胄爱好者根据这些史籍, 成功复原了一领宋代札甲。全甲连带兜鍪护面全重40 ...
札甲被认为是一种「东方」的铠甲,在伊朗到叙利亚的土地上经常会发现波斯人或阿拉伯人采用了这种盔甲,由于薄铁片保存不易的问题,虽然在各地都有使用札甲的痕迹,比如维京史诗"Laexdaela Saga" 中有描绘这种铠甲,但实际上出土证据偏稀少,以东罗马来讲,札甲引入似乎跟东方民族有关,特别是伊朗人或阿瓦尔人,不论...
2021《札甲发展的..本文发表于 1939 年,作者 鲍恩斯·托德曼 节选自军事考古学天花板级别的作品:《一六三一年维比斯战斗中的军事装备》文中一些插图及解释是甲圈早期大佬们重要的信息来源。
本来同重量防御力就不如板甲,板甲的硬性支撑也是其优点。札甲优点在于生产技术水平要求低,也可以不量身定做略微不贴身也不影响,损坏维修成本比较低,甲片重叠导致厚度上在所难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3-09 08:14 收起回复 扎实gunbo 总兵 8
-, 视频播放量 54546、弹幕量 204、点赞数 1398、投硬币枚数 148、收藏人数 320、转发人数 29, 视频作者 越州卫斜杠的中青年, 作者简介 越州卫甲团主理人,落榜美术生+业余制甲人+末世生存狂+军武爱好者,相关视频:【盔甲】中国VS西方 不同时代的甲胄对比,武装到牙齿的宋
在宋代,中国本土亦能生产锁甲,比如说宋代已经有专门的“拔条作”,也就是专门拉拔铁丝线的生产部门,而宋代士兵甚至可以得到穿在札甲下的锁甲:皇佑元年四月御崇政殿阅宋守信所献顺水山字铁甲至道二年二月戊戌诏先是造明光细网甲无里宜以紬裹之俾擐者不磨伤肌体。既然已经熟悉了锁甲,那宋人对其优劣是有认识的...
板甲与札甲比较 这件1996年广州出土的明代早期“两件套札甲”(也就是广为人知的宋朝步人甲类型的札甲),在大多数甲叶仅厚1.5mm、仅前胸叠加的大甲叶厚2mm的情况下,总重(注意:不含头盔、小臂甲及膝盖以下护腿甲)就已经高达23千克。 而下面这件格拉斯哥博物馆收藏的15世纪米兰式全身板甲,由于采用先进的部件整体...
以抗倭图卷为原型的自制明代南军札甲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送TA礼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7-18 11:03回复 韩冥龙 板甲衣 14 2楼2024-07-18 12:42 回复 罗...
首先在这里说一下结论,宋代以后,甲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扎甲(明甲)和布面铁甲混用的状态。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