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集要》是明代医家王纶编撰的一部综合性本草学著作,以精简实用著称。全书系统整理了历代本草精华,结合临床经验,重点突出药物核心功效与配伍应用,对中医药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内容与结构特点 分类明晰:按药物性味、功效分为风、寒、暑、湿等12门,便于临床检索。 1. 注重实用:收录约545种药物,每药简述性味...
《本草集要》,药学著作。八卷。明.王纶撰。约刊于1500年。本书将明以前医药典籍中所载药物及药学理论加以集要整理,共分部。第一部(卷一)总论药性,多引用《神农本草经》、《内经》之说;第二部(卷二-六)为主体,将药物分为草、木、菜、果、谷、石、兽、禽、虫鱼和人10类,共545种。每种分记其七情、性...
《道医全书》之《本草集要》是一部由明·王纶于弘治九年(1496年)撰写的医学巨著,共分为三部八卷。这部书涵盖了药性、气味、制方用药等多个方面,对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上部(1卷):总论部分,辑录了《本经》序例及金元医家论说,详细论述了药物的药性、气味、制方用药之法等内容。🌱 中部(...
《医籍考》引李时珍曰“《本草集要》,弘治中,礼部郎中慈溪王纶,取本草常用药品,及洁古、东垣、丹溪所论序例,略节为八卷,别无增益,斤斤泥古者也。”单本书的编写方式实际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产生了一定影响。 著书论作 著《本草集要》八卷、《名医杂著》六卷等,刊行于世,其中《明医杂著》为世人所重...
A+醫學百科>> 本草集要 《本草集要》,藥學著作。八卷。明.王綸撰。約刊於1500年。本書將明以前醫藥典籍中所載藥物及藥學理論加以集要整理,共分部。第一部(卷一)總論藥性,多引用《神農本草經》、《內經》之說;第二部(卷二-六)為主體,將藥物分為草、木、菜、果、谷、石、獸、禽、蟲魚和人10類,共545...
《本草集要》,3部8卷,明·王纶撰于弘治九年(1496年)。上部(1卷)为总论,辑录《本经》序例及金元医家论说,论述了药性、气味、制方用药之法等内容。中部(5卷)论述药物545种,每药简述君臣、性味、阴阳、良毒、归经、反畏等,次列功效主治,后录单方,末加按语,讨论药理、配伍运用等。对于药物之编排,此书一改...
《本草集要》 - 作者 本草集要编撰者王纶(1453-1510 年),字汝言,号节斋。远祖居陕西铜川,五代时迁浙江慈溪,出身于明代官宦。王纶幼习儒业,甲辰年(1482 年)举进士,历任主客员外郎、参政、布政使、都御使等官职。先后编撰《本草集要》、《明医杂著》、《医学问答》、《节斋胎产医案》、《节斋小儿医书》等...
📖《道医全书》中的《本草集要》是明代王纶在弘治九年(1496年)撰写的一部医学巨著。全书分为三部八卷,上部为总论,辑录了《本经》序例及金元医家的论说,深入探讨了药性、气味、制方用药之法等。中部详细论述了545种药物,每药均简述君臣、性味、阴阳、良毒、归经、反畏等,并列出功效主治,附有单方,末加按语...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 药有四气五味 《本草经》云∶药有四气寒热温凉,此兼性气而言也。又有香臭腥臊之四气,如沉檀、脑麝之气香,阿魏、大蒜其气臭,鱼、蛤、铜钱其气腥,鸡、鸭、狐狸其气臊,此则四气而兼性气为言也。《本经》独言寒热温凉四性,而不言香臭腥臊,恐或遗之耳。五味酸、咸、甘、苦...
本草图经叙 昔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以救万民之疾苦,后世师祖,由是本草之学兴焉。汉魏以来,名医相继,传其书者则有吴普、李当之药录,陶隐居、苏恭等注解。国初两诏近臣总领上医兼集诸家之说,则有《开宝重校本草》,其言药之良毒,性之寒温,味之甘苦,可谓备且详矣。然而五方物产,风气异宜,名类既多,赝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