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宗,拼音:běn wú zōng,本无宗的意思:魏晋般若学中的流派。对本无宗的内容及创立者一般认为有两派。一为道安所立,主张一切诸法本性空寂,颇能掌握般若空的涵义。一为竺法深所立,把「无」理解成形上的本体,为万有的根本。
“本无宗”为道安所创立。所谓“本无”,据道安在《合放光光赞略解·序》中的解释:“无所有者,法之真也。”“法之真”即世界的真相、世界的本性;“无所有”即空无所有。世界的本性就是空无所有的,故称“本无”。他认为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都应当符合“本无”的宗旨。“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是说不但外物是...
道安的“本无宗”核心理论是什么? 道安认为在禅定中看到的“本无”所创造出的世界,这个世界挣脱了精神的束缚,权现成了现实世界。所以“本无”才是“末有”的来源——本无生末有。这很像前期玄学的贵无派提出来的——“万有本无生”。 说很像,说明还是不同的。“末有”和“万有”首先是有区别的,“万有...
东晋时期,汉域高僧对《般若经》中的“诸法性空”思想产生不同见解,各自借助老庄玄学本体论的思辩方式和概念,释解论证由天竺(古印度)传入的般若学性空教义,形成在佛教中国化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六家七宗》——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六家七宗的七位创立者中,除本...
🔍本无宗以道安为代表,而本无异宗则以竺法琛为代表。两者都将“性空”理解为无形无象的本体之无,认为形形色色的万有诸法皆以无为本。然而,它们对有和无的看法关系却有所不同。🌐本无异宗主张有无具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空解读为一个具有万物本原意义的实体。
历史知识> 本无宗 东晋佛教般若学派之一。释道安所创。流行于晋、宋之际。认为外物由心意起,异想息灭,外物亦归虚无。外物与异想之所以为“空”,因其本性空寂,故名。其分支称本无异宗,由竺法深所创,认为“四大”从空而生,先无后有,有生于无,从有无的关系上论“本无”。
本无宗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东晋时期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首。本无之说,广义言之,几可为般若学之别名。魏晋以来,持之者多,各出异义,多为般若各家所通用。昙济所撰之六家七宗论既失,乃自其他传记、注疏等诸说中探究源由。据名僧传抄昙济传引用六家七宗论之文而谓(卍续一三四‧一八上):「元气陶前,...
“性本无宗梦亦非”出自宋代释智愚的《谢梦庵居士性宗集》。“性本无宗梦亦非”全诗 《谢梦庵居士性宗集》宋代 释智愚 性本无宗梦亦非,万机难透一真机。有时暗与乾坤合,笑看春花秋叶飞。《谢梦庵居士性宗集》释智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谢梦庵居士性宗集》是一首宋代的诗词,它的作者...
本无宗主张什么思想?“本无”宗主张在万物之后、之上,还有一个“空”、“无”的本体作为有形万物的...
出自宋释智愚的《谢梦庵居士性宗集》拼音和注音 xìng běn wú zōng mèng yì fēi , wàn jī nán tòu yī zhēn jī 。 小提示:"性本无宗梦亦非,万机难透一真机。"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小提示:"性本无宗梦亦非,万机难透一真机。"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