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这些草籽所属时间段为2.3万年前到2.1万年前之间的末次冰期冰盛期,如果这个时间是准确的,这可能意味着早期的陆地旅行是可行的②通过对湖泊沉积物中螺旋沟草草籽进行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来估计这些脚印的年龄③然而,近几十年来,来自多个地点的数据表明,美洲人至少在1.6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④研究人员在白沙国家公园...
近日,一篇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分析了38个古代原牛基因组,追溯欧洲、西南亚、北亚和南亚种群的演化路径,时间跨度为4.7万年。 研究人员发现,牛祖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压力的反应各有不同。比如,欧洲的原牛在约2万至2.6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出现了严重种群瓶颈,在重新定居到伊比利亚以西的欧洲大陆之前,一直局限在欧洲南部。
这些岁月的痕迹不仅记录了人类的遗传历史,还在持续地影响着现今人群的生理和健康。现代人的一些重要功能基因单倍型就来自于古老型人类,这些基因涉及先天免疫、脂代谢、高海拔实用性、肤色等。此外,东亚人群的头发和牙齿表型的基因型,也是在末次盛冰期之后频率升高,研究人员推测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然而,还有很多古DNA研究...
现在体质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假说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人群在末次盛冰期的西伯利亚东南部盘桓过很长时间,其独特的内眦褶、面部脂肪分布、鼻道内藏、铲形齿等等都是寒冷干燥气候的适应性状,正是北方的酷寒塑造了我们的面容。此外东亚人的皮肤和分泌物特征,同样完全符合寒冷气候生存的需要。而生物学上的艾伦-伯格曼法则,同样可...